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的政策效果出来了,已经有美国船不来中国港口停靠了。当

芸霄记史 2025-10-18 12:53:12

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的政策效果出来了,已经有美国船不来中国港口停靠了。当然,不是货船,而是客船,准确来讲是邮轮。     10月14日,交通运输部的新规开始执行,所有与美国有关系的船——只要是美国籍、美国造、美国公司运营,或者美资持股超过四分之一的船舶,只要靠中国港口,就得按净吨交钱,今年每吨400元,明年640元,2027年880元,到2028年直接涨到1120元。     通知一出,最先掉头的就是诺唯真邮轮的“RIVIERA”号,原定15日抵达上海港,结果13日深夜突然取消,1250名游客醒来后发现行程变成了“海上巡游”。   这艘邮轮净吨2.9万吨,按新规算下来,一次靠港要交1167万元,一年最高五次就是5800多万元,相当于公司年度利润的十分之一,算清这笔账,哪家敢来?     与此同时,美森轮船的“MANUKAI”号在宁波港也被收了445万元特别港务费,数字和公告算得一模一样,船一离港,直接绕过上海跑回长滩港,两艘船,一客一货,把这场中美港口对抗从文件拉到了现实。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以“301调查”为借口宣布,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造、中国营运、中国拥有的船舶征收每净吨50美元港口费,计划到2028年涨到140美元。   以一艘1.3万标准箱的中远集团集装箱船为例,在洛杉矶港靠一次就要掏325万美元。中国的回应很直接:你收,我们也收,而且收得更精。9月底,中国修订《国际海运条例》,同步实施反制。     邮轮受的冲击最大,与货船不同,邮轮票价提前锁定,无法临时加价消化成本,皇家加勒比原打算明年把“海洋光谱号”重新放在天津港,但测算后发现,每次靠港要交6720万元,如果分摊到4000名游客,每人得多交1.6万元。结果很现实——航线改去新加坡。   货运公司也没好日子过。美森、马士基、达飞等美资背景企业连夜调整船队,把挂美旗的船调去其他航线,把中国产的船挪到不经中国港的地方。   但现实是,中国港口占全球吞吐量的三成,绕过中国就意味着多航行一周,还要付更多燃油和运河费,据克拉克森研究测算,单航次成本会多出80万美元。   全球有11%的集装箱船、15%的油轮都沾美资,真要全避开中国,整个航运链都会受挫,而他们没人敢赌这个代价。     市场已经出现反应,日本邮船、韩国现代商船纷纷下单购买中国造的新型集装箱船,抢占“免收费”资格。二手市场的风向也变了,上周美国籍二手船价格跌了6%,中国造船却涨了4%。资本在用行动表态,认可中国造船的价值。     这场较量,中国并没有被动挨打,而是在用自己的规则,稳稳把握主动。一个国家能否掌握航运命脉,不在嘴上,而是看谁能定价、谁能制定标准。    参考信源:交通运输部 2025-10-10 《交通运输部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

0 阅读:7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