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预言成真,让特朗普干完这4年,美国或许成为“世界老二”? 新一轮关税政策彻底点燃了中美贸易摩擦,特朗普上任当天就甩出“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很快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连环取消了小额免税规则,紧接着又追加关税,导致贸易战火重燃。 有专业机构算账,仅仅这些关税调整,企业全球损失就高达1.2万亿美元,而最终三分之二的负担被转嫁给美国老百姓和消费者,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通胀压力始终高悬。 高盛等多个机构都直言,特朗普的关税会推动美国物价暂时上涨,虽然有些价格效应是一次性的,但美国消费和投资信心确实经受了不小冲击,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承压最重。 但贸易保护加减税看似组合拳实则充满争议,特朗普延长减税政策的确激发了资本市场,但美国的赤字、债务规模同步激增,财政部报告显示,两年内公共债务将站上GDP的106%,直接刷新战后纪录。 关税收入远不足以抵消减税带来的收支缺口,医疗、教育、绿能等领域被大幅削减资金,多项社会福利缩水,约1200万美国人被迫失去医疗保险,社会底层的不满和分裂情绪顺势扩散。 特朗普这次在移民议题上寸步不让,上任第一天即宣布关闭美墨边境,掀起美国史上最大规模内部驱逐。 对多数签证类别全面收紧,AI自动审查下不少国际学生和技术人才被拒在门外,部分合法流程甚至相较拜登时期更加复杂和拖沓。 他还强推“汇款税”、“签证保证金”等新机制,法律和行政壁垒直线上升。 特朗普对某些技术行业人才设置了移民特快通道,但整体收紧趋势没变,即便美国本地就业短期受益,长远看却让高校和科技产业全球竞争力打折,人才流失风险不断走高。 特朗普仍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单边主义露骨,不仅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还直接挑起对欧盟、日韩等盟友贸易壁垒,欧盟部分商品被加了高达20%的关税,日本、韩国也难以幸免。 这种铁腕保护主义搅动全球供应链,直接冲击了盟友的制造业和出口利益,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欧美关系更是变得高潮迭起。 特朗普多次要求北约成员国大幅增加军费,对欧洲安全承诺转为模糊甚至消极,不时还扬言让北约停摆。 欧洲不少国家对美国不再信任,纷纷讨论加强自主防务,更有甚者,法国和德国公开探讨打造欧洲版核威慑体系,自主性显著增强。 随着美欧距离拉大,中国、欧盟之间少了“第三方压力”,在气候、贸易等领域有了更多对话空间,有舆论开始重新思考中欧合作的机会窗口。 在战略安全和地缘战争议题上,特朗普处理俄乌冲突的方法更倾向于“交易型单边主义”。 他主张和普京直接谈,削减对乌援助,意图快速达成停火协议,哪怕可能牺牲乌克兰一些核心利益。 许多美国盟友心存疑虑,担心未来美欧在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问题上的协调更困难,全球权力平衡出现新裂缝。 特朗普对中东也采取加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撤销或削弱对伊朗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多边参与和约束,地区军事摩擦风险上升。 特朗普新政的确给美国社会按下了“加速键”,但不确定、分裂、对抗和孤立正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词。 美国经济暂现起伏,全球产业链重组压力前所未有,国际关系重新洗牌,盟友离心四起。 美国手握制裁和军事大棒还有施压能力,可长远来看,全面保护主义和激进单边主义正在消耗美国的软硬实力,让老大哥的光环逐渐褪色。 美国还能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吗? 信息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特朗普突然对我们喊话,特朗普声称,中国真的只尊重实力。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
【147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