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过头了!"近日,湖北黄冈,一女子吃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万万没想到她的小聪明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好端端在家待着,突然就眼前一黑摔倒在地,把家人吓得魂都没了。 原来周女士血压有些偏高,医生给她开的是缓释片,每天固定时间吃一片,连续服用了一个礼拜,她觉得头也不晕了胸也不闷了,这不是说明快好了吗,药效这么猛,要是继续吃整片会不会过量啊。 她盘算着自己可真机灵,既然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那就把药掰成两半吃呗,这样既省钱又能继续巩固疗效,简直一举两得,当天中午她就把白色的药片掰成两半,喝了杯温水吞下去,还美滋滋地跟老公炫耀自己这招多高明。 谁知道不到二十分钟,周女士就开始冒冷汗,心跳快得跟打鼓似的,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沉,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整个人就软绵绵地瘫在沙发上,嘴唇都发白了,老公吓得赶紧拨打120,一路上周女士连话都说不出来,手脚冰凉得像从冰柜里拿出来的。 急诊科医生一听说她擅自把缓释片掰开吃,当场就急了,这种药片外面那层膜可不是装饰品,那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关键啊,完整吞服的话,药效能均匀释放八到十二个小时,慢慢把血压降下来,可一旦被掰开,原本该用大半天释放的药量,一股脑全在半小时内冲进血液里,这跟吃了三四片的效果差不多,血压骤降,人能不晕倒吗。 网友们看到新闻都坐不住了,有人说自己妈也干过类似的事,觉得药太贵就自作主张减量,差点出大事,还有人吐槽现在有些老人特别爱钻这种牛角尖,明明医生说得清清楚楚,偏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觉得读了几篇养生文章就比医生懂得多,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个普遍问题,很多人对药物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以为吃药就跟吃饭似的,分量随意掰开嚼碎都行,殊不知现代药物剂型设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缓释片、肠溶片、咀嚼片,每种都有特定的服用方式,稍微一改就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危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老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医生开的药方那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能不能掰开,都有严格规定,咱们普通人再怎么觉得自己懂点常识,也替代不了人家十几年的专业学习,该听话的时候还是得听话,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出了问题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或许就是敬畏专业和尊重科学的重要性吧。
得了高血压,降压药一定要长期吃吗?身体出现3种情况,建议停药高血压的治疗往往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