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4年,一名身患重症的孕妇正要进行手术,林巧稚拦下做手术的医生,说:

千浅挽星星 2025-10-17 18:42:54

[微风]1964年,一名身患重症的孕妇正要进行手术,林巧稚拦下做手术的医生,说:“让她出院吧。”   董莉结婚六年才头一回怀上孩子,孕期三个月时,检查发现她子宫里长了一个不断增大的肿瘤,在那个年代的医学认知中,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为了保住大人的命,必须立刻切除子宫。   可这样一来,腹中的胎儿会夭折,董莉也将永远失去生育能力,董莉夫妇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建议,就连林巧稚亲自召集专家会诊,多数专家也一致认为切除子宫是最稳妥的方案。   但林巧稚考虑的不仅是病灶本身,她了解到,董莉结婚多年才怀孕,对孩子渴望至极,且董莉的丈夫是家中独子,延续香火对这个家庭意义重大。   林巧稚明白,切除子宫虽然能治好身体的病,却可能彻底毁掉董莉的人生,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于是,她决定不给董莉做手术。   为了寻找新的突破口,她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查阅大量医书和过往病例,甚至还向在儿科工作的侄子打听国外是否有类似病例。   侄子反馈,国外确实有极少数相似案例,但治疗风险极高,成功率很低,侄子还忍不住提醒她:作为顶尖妇产科专家,她过往无数次的成功,可能会因为这一次冒险失败而身败名裂,个人声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对外咨询的同时,林巧稚也在传统医学资料寻找解救方法,她在一本古老的医书中发现了关键线索:书里记载着一种肿块,看起来像肿瘤,实际上却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期生理反应。   结合对董莉的细致观察,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她心中形成:这可能不是恶性肿瘤,而是身体因怀孕产生的特殊变化。   基于这些判断,她决定冒险为董莉做手术,手术前夜,她对董莉坦白了一切,并承诺会拼尽全力保住孩子,她对侄子说:“人家既然已经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全力以赴。”这是承诺更是担当,她选择将患者的信任置于个人荣辱之上。   几个月后,董莉顺利剖腹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婴,母子平安,孩子出生后,她体内的肿块果真如古书所载,慢慢缩小,直至消失,多年后,医学界正式将这种病症命名为“蜕膜瘤”,一种会随着妊娠结束而自愈的良性瘤。   为了纪念这份恩情,董莉夫妇给孩子取名“念林”。   人们称林巧稚为“万婴之母”,不仅仅因为她亲手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更是因为,在每一个生命面前,她都愿意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去承担旁人不敢想的风险。   参考资料:《搜狐网:“万婴之母”林巧稚:接生过袁隆平,是钟南山姑婆,终生未婚未育》

0 阅读:35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