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等的就是这一天,一旦中加关税战结束,美国将沦为“活靶子”。“中加关税战”要结

兰亭说事 2025-10-17 15:47:44

中国等的就是这一天,一旦中加关税战结束,美国将沦为“活靶子”。“中加关税战”要结束了?加拿大外长亲自访华或要与中国商讨“停战”事宜,特朗普即将沦为“孤家寡人”。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这趟访华,说白了就是给中加关税战踩刹车来的,这事儿不光是中加两国的贸易调整,更透着美国盟友圈要散架的大信号,特朗普想靠关税霸凌拿捏世界的日子,是真要到头了。 这事儿还得从特朗普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说起,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加拿大迅速跟进,对中国电动车祭出同等税率,试图以政治站队换取美国的信任背书。 但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8月,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启动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反倾销保证金,同时对猪肉、木材等支柱农产品加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转头就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让这个“跟班”瞬间陷入“两头挨打”的窘境。这场由美国点燃的贸易战火,很快烧到了加拿大自己身上。 这次加拿大主动上门求谈,根源在于国内经济与政治压力已濒临爆发。经济层面,中方反制精准击中了其命门:中国吸纳着加拿大43%的油菜籽出口,年创收高达270亿加元。关税落地首月,萨斯喀彻温省对华油菜籽出口便暴跌76%,温哥华港口很快积压了超130万吨油菜籽,每天光仓储费就耗掉900万加元。 马尼托巴省的猪肉生产商年损失达1900万加元,4万油菜籽种植户人均亏损数万美元,不少农场已走到破产边缘。 更刺眼的是利益失衡:加拿大本土电动车产业仅能提供数百个岗位,而农业直接撑起西部省份的经济根基,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政策,自然引发强烈反弹。 经济困局很快传导为政治危机。西部省份率先扛起反抗大旗: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莫伊干脆绕过联邦政府,亲自率团赴华寻求订单;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直接致信总理卡尼,直言关税正“引发灾难性贸易战”。 地方施压的同时,民意也彻底转向——支持对华电动车关税的比例从63%骤降至44%,近半数民众明确反对。明年就要迎来大选,农业群体作为执政党的核心票仓,其不满情绪直接关乎联邦政府的存续。 雪上加霜的是,澳大利亚正趁机抢占中国油菜籽市场,让加拿大终于看清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多重压力下,阿南德访华前,加拿大农业、车企与地方政府已联名递交“求救信”,她口袋里的出口数据表,实则是产业崩溃的预警书。 而中方提出的“对等取消关税”方案——取消电动车关税即可恢复农产品准入,更给了加拿大顺坡下驴的清晰路径,这也成为访华的直接诱因。 加拿大的转向绝非孤例,美国精心维系的盟友体系正在加速瓦解。欧盟内部早已裂痕丛生,在是否对华电动车征税的问题上,德国、法国等汽车出口大国因担心中方反制,始终坚决反对。 2025年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的指责更让跨大西洋同盟的分歧暴露无遗,而美国对欧洲钢铁、铝产品加征25%关税的做法,进一步寒了盟友的心。墨西哥的动作则更直接,干脆取消对华电动车进口限制,还积极吸引比亚迪建厂。 这种离心趋势,根源在于美国政策的“损人不利己”: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从未给盟友分利,反而让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特斯拉工厂因成本飙升迁至墨西哥,最终导致美国消费者购车成本上涨18%。 投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北美直接投资增长42%,其中78%流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仅分得22%,自家后院的盟友早已在悄悄“倒戈”。 加拿大访华的本质,是全球化规律对霸权逻辑的胜利。当关税霸凌逼得盟友经济濒临崩溃、民意强烈反噬,所谓的“反华贸易联盟”便失去了存续的根基。 阿南德此行不仅是为关税战“踩刹车”,更是给美国敲响了警钟:在产业链深度交融的今天,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对抗终将自食其果。 随着更多盟友看清利益本质,美国的关税霸权正在加速瓦解,而互利共赢的合作共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0 阅读:0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