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失踪40多小时的4岁女孩,找到了,据知情人透露,找到的地方,说是离车4公里沟里有个洞里,孩子在里面躲雨。 悬了44小时的心,终于落了地。辽宁朝阳市建平县那个失踪的4岁女童丁一,17日上午9点半左右被成功找到,平安无恙的消息瞬间让全网松了口气。这场牵动人心的搜救,不仅救回了一个小生命,更让所有人读懂了东北人的凝聚力有多动人。 事情要从15日中午说起,爷爷奶奶忙着秋收,把在车内睡着的丁一暂时留在地头,转身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踪影。肤色偏黑、穿着红色上衣的小身影,消失在辽宁深秋的田野间,消息传开,整个黑水镇都揪紧了心。 4岁的孩子,独自面对夜晚的低温和复杂地形,每多过一分钟,危险就多一分,谁能不着急?没人组织,却有千人响应。当地警方第一时间到场,政府工作人员迅速牵头,专业救援队带着无人机、搜救犬赶来,周边村落的村民更是放下手里的农活,自发加入搜寻队伍。 有扛着铁锹在田埂上排查的,有举着手电筒在树林里呼喊的,还有骑着电动车在乡间小路来回巡查的,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早点把孩子找回来。高峰时上千人同时搜寻,累计投入的救援人次更是达到12000多,这样的阵仗,哪是找一个孩子,分明是整个县城在为小生命拼命。 搜救过程藏着太多揪心与转机,深秋的东北夜晚已经很冷,16日还下起了雨,所有人都在担心孩子会不会失温,会不会受伤。好在关键时刻,搜救犬立了大功——它突然在马路边停下脚步,死死盯着一处方向不肯挪动,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立刻判断“孩子就在附近”,顺着指引往旁边的大沟里搜寻,果然有了发现。 孩子藏在沟里的一个小山洞里,这举动让见多识广的救援人员都忍不住赞叹“太聪明了”。原来下雨时,小家伙自己找了个避雨的地方,既没被淋透,也挡住了部分寒风,硬是靠着这份机灵扛过了最难熬的夜晚。 找到时,她的小脸和眼眉有几处轻微擦伤,小脚冻得梆硬冰凉,却还能行动,见到救援人员时,甚至清晰地喊出了“爷爷奶奶”,生命体征一切平稳。黑水镇的暴镇长激动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和耳朵,确认无碍后,赶紧给她喂了水和蛋糕,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在场的人眼眶都红了。 “在东北丢不了孩子”,这句常被说起的话,此刻有了最鲜活的注脚。参与救援的村民说,自家也有差不多大的孩子,看着丁一失踪的消息,根本坐不住,“就算不是自家娃,也得拼尽全力找”。 有网友直播搜救现场,满屏都是“找到就好”的祝福,还有人留言“山东人民发来贺电,东北人的仗义刻在骨子里”。这种不分你我的热忱,不掺私心的付出,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生动的写照。 更让人暖心的是细节,救援人员怕手电筒强光晃到孩子眼睛,特意用布蒙住灯头;村民们把自家的热水、面包往现场送,让搜救的人能暖暖身子;医生早就带着急救设备在旁待命,孩子一找到就立刻送上救护车检查。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细碎的温暖,拼凑出最动人的画面。 丁一的获救是幸运的,这份幸运离不开她自己的机灵,更离不开万人救援的托举。试想一下,若是没有这么多人自发参与,若是搜救犬没有精准定位,若是孩子没找到避雨的山洞,后果不堪设想。这场救援也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绝不能离开视线范围,尤其是在户外场景,一时的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 如今孩子已经在医院接受检查,身体并无大碍。这场持续44小时的搜救,终究以最好的结果收尾。它让我们看到,在危难面前,陌生人的善意能汇聚成多大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所谓的“东北温度”,就是藏在每一个普通人骨子里的仗义与热忱。 “人心齐,泰山移”,辽宁这场万人救援,就是对这句话最真切的诠释。这份温暖,足以驱散深秋的寒意,更足以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辽宁失踪40多小时的4岁女孩,找到了,据知情人透露,找到的地方,说是离车4公里沟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7 14:31: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