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古巴等反美国家,都以为自己是在给中国当挡箭牌,帮中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17 10:53:07

伊朗、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古巴等反美国家,都以为自己是在给中国当挡箭牌,帮中国对抗美国,可等到中美贸易战开后,这些人才发现,是中国在帮助他们对抗美国。 先拿俄罗斯来说吧,当初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那制裁大棒一轮接一轮砸下来,架势可真是吓人,摆明了要把北极熊的经济命脉往死里掐。能源卖不动,农产品烂家里,卢布眼瞅着就要变成废纸,那真是俄罗斯特别难熬的一段日子。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市场这把大伞撑开了。你不是缺买家吗?你的石油天然气,我照单全收,而且越买越多。这一下,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总算找到了一个又稳当又庞大的落脚点。 数据不会骗人,二零二三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猛地蹿到了两千四百零一亿美元,比往年增长了超过四分之一,这数字可是提前完成了两国元首定下的目标。中国的汽车以前在俄罗斯市场没多大动静,那会儿一口气卖过去九十多万辆,直接让俄罗斯成了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 伊朗的情况也挺能说明问题,德黑兰方面可能一直觉得,自己在中东地带跟美国较劲,无形中就是帮中国牵制了华盛顿的精力,属于反美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可当美国二话不说撕了伊核协议,制裁铁拳砸下来,伊朗的石油出口眼看着就要被堵死的时候,站出来签下二十五年全面合作协议的是谁?是中国。 这份协议从能源开采到基础设施建设,从高科技合作到民生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等于是给奄奄一息的伊朗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国际上,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那种场合,每当英法德嚷嚷着要启动针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中国代表屡次投下反对票,明确表态这种蛮干只会坏事。 虽然合作路上也有磕绊,比如恰巴哈尔港项目因为美国施压和伊朗自身的摇摆,推进得并不顺利,甚至结算货币也从预期的人民币转成了欧元,让中方企业有些被动,但中国提供的这个大盘子,终究是伊朗抵御美国经济围剿的最重要依托。要不然,它石油出口量暴跌一半的困境,只会更加难熬。 再把目光转到拉丁美洲,看看委内瑞拉和古巴。委内瑞拉坐拥全球最大的石油储量,本来日子应该很好过,可惜在美国制裁下,经济几乎瘫痪,通货膨胀高得吓人,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 就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中国的投资和贸易进来了,继续进口他们的重油,帮他们修建电厂和公路这类关键基础设施。这些援助或许没能让委内瑞拉一夜之间富起来,但确确实实稳住了基本盘,让社会不至于彻底崩溃。 中国的投资还进入了古巴的港口、电力领域,帮助这个岛国维持经济运行。古巴对外政策可能仍偏保守,缺乏与中国的深层战略协调,但中国提供的这种不附加政治条件的支持,无疑是古巴能顶住美国长期封锁的重要依靠。 朝鲜的例子就更典型了,这个国家长期面临美国强大的军事威慑和经济封锁,粮食问题经常亮红灯。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施压,而是持续提供粮食和农用机械这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资。 边境贸易始终没有完全中断,朝鲜的矿产和海产品运过来,中国的粮食和机械设备送过去,这成了朝鲜维持国内基本稳定的生命线。朝鲜或许认为自己在半岛强硬对抗美国是为东方伙伴分担战略压力,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没有中国这条绕不开的生存通道,其国内局面恐怕会艰难很多。 那么中国为啥要这么做?难道真是活雷锋,专门无私援助反美国家?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中国的支持,背后是非常现实的利益计算和战略考量,走的是一条极度务实的路子。中国不搞军事同盟,不输出意识形态,不强迫别人站队,就是实打实地做生意、搞建设。 通过和这些国家深化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中国确保了自身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供应渠道多元化,降低了被某个单一来源卡脖子的风险。 中国善于布局,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在能源进口上,一方面维持与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合作。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合作,开拓新的海上通道,同时深化与海湾国家的联系,甚至与他们的合作金额超过了伊朗,这种分散风险的策略,保证了中国在全球博弈中的回旋余地和韧性。 所以说到底,国际关系里哪有那么多单方面的奉献或利用。这些反美国家起初以为自己是在帮中国“挡刀”,这种想法情有可原,但确实把位置搞错了。 中美贸易战这把火一烧,反而照出了一个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当美国挥舞着制裁大棒满世界追打的时候,是中国用自己庞大的市场、真金白银的投资、不带条件的合作,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避风港和经济“安全垫”。 这不是谁在利用谁,更像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和现实需要的战略共生。美国在外面喊打喊杀,极限施压。 中国则在里面修桥铺路,提供一条活路。一推一拉之间,高下立判,也让这些国家彻底看清了谁是真正能帮自己顶住压力的伙伴。这种由经济纽带紧密连接的新型关系,正默默地重塑着国际秩序的底层逻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