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 | #形式主义的锅AI不背#】当下,AI浪潮席卷而来,“AI+政务”也快速进入基层。一句指令,就能一键生成总结、报告、方案,这在基层工作中已很常见。许多人担心,AI写材料是形式主义新变种,要高度警惕,最好远离。
这种担心当然有道理。现实中许多材料已经散发着“AI味”,高度模板化、套路化、空心化,文学修辞一大套,扎实内容没多少。不深入调研、不结合实际、不分析思考、不指导现实,这种材料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形式主义。
但这种变异的形式主义,根子可不在AI,而在材料本身——因应对检查而布置,为了留痕而存档,实质内容不多,实际用处不大,写了反正没人看,看了也没人当回事。布置检查时官僚主义,应付检查时形式主义,用AI代替手写,反倒成了用魔法打败魔法。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根子是政绩观错位,无论用笔、电脑还是AI,脑子里政绩观不纠正,形式主义就总会变异。作为工具,AI可不背形式主义这锅。
AI赋能政务是大趋势,将对治理格局和治理效率产生深远影响。从小处说,快速制图制表、规范格式,把干部从案头工作中解脱出来,围着“事”而不是“字”转,腾出更多时间精力谋发展、抓落实,就是在增效。从大处说,打通数据脉络、形成统一智能,智能分析与推理,人与技术联手,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群众更精准、更高效,就是在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