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忙个不停?研究发现“时间不够用”也会增加失智症风险】海外新鲜事
除了吸烟、高血糖和空气污染等已知因素外,导致失智症的原因可能还要再加一项——“时间不够用”。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那些总是匆匆忙忙、生活节奏过快、缺乏休息时间的人,若长期陷入所谓的“时间贫富差距”(Temporal Inequality),也可能面临更高的失智风险。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往往能支配的时间也更少。他们由于工时长、压力大、缺乏运动或社交,较难进行预防失智的健康活动,从而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更高。
研究团队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时间贫富差距”——包括休息不足、工作压力过大、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缺乏放松和恢复时间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超时工作或长时间盯着屏幕,都会削弱大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专家认为,时间是影响大脑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其重要性甚至可与教育、收入等指标相提并论。然而,现代社会虽然科技进步,但人们的生活却未变得更高效或更自由,反而普遍陷入“时间贫困”状态——缺乏休息,也缺乏自我反思与调养的时间。
过于密集的时间安排会造成巨大压力,进而导致认知超载(cognitive overload)、睡眠障碍、情绪倦怠与慢性压力。时间分配的不平等在低收入者、照护者和社会边缘群体中尤为突出,也进一步加剧了健康不平等。
研究人员强调,要预防失智症,必须关注大脑健康:持续学习新技能或语言、保持社交互动、规律运动、维持均衡饮食等,都能有效降低失智风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
图:研究发现时间排得很满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机率会增加。示意图,非当事人。图/ing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