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

古今知夏 2025-10-16 21:50:39

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谁能想到,曾经被台当局吹成 “护国神山” 的台积电,如今连个小磁体都搞不定?它不是突然凉的,是中美两国的两张纸,把它夹在中间慢慢绞死的。 先说说美国那张 “禁令纸”,2024 年 11 月发的,比表面看起来狠多了。里面藏着个规矩:给美国客户做 5 纳米芯片,不能用半点中国加工的材料。 这可不是小事,全球 85% 的晶圆抛光材料,都是中国江西产的;光刻机里调激光的涂层,70% 来自内蒙古。台积电一开始想绕路,从韩国买,结果查了才知道,韩国的原料还是从中国进的 — 中国早把稀土的账算得明明白白,根本绕不开。 之前台当局还拍胸脯说 “美国会兜底”,现在看就是空话。为了拿美国补贴,台积电给亚利桑那工厂又砸了 200 亿美金,厂房从 2 座扩到 4 座,可美国承诺的 39 亿补贴,到 2025 年一季度只给了 7 亿。 更坑的是,美国突然说 “核心技术岗必须是美国人”,从新竹派去的工程师,连技术文件都带不进厂区。2025 年一季度财报一出来,亚利桑那工厂亏了 52 亿新台币,比上季度多亏了快一半;新竹总部更惨,丢了大陆订单,净利润直接掉了 19%。 中国市场的转身,比美国的禁令还狠。过去十年,大陆每年给台积电贡献 15%-20% 的营收,华为、中芯这些客户,一年要订走近 30% 的 7 纳米芯片。 2024 年 11 月禁令一落地,华为的订单直接没了,可更要命的是,大陆企业替代的速度太快了。中芯国际搞出个 “N+2” 工艺,不用最先进的光刻机也能做 7 纳米芯片,虽然良率比台积电低 12%,但价格便宜 30%,小米、OPPO 立马把订单从新竹转到了上海。 就连做汽车芯片的厂商,也开始把 28 纳米订单分给中芯和华虹 —2025 年一季度,台积电在大陆成熟制程的份额,从 62% 跌到了 45%,掉得比坐滑梯还快。 让台积电绝望的是中国的 “稀土新规”,2025 年 10 月生效的,不光管新生产的材料,连维修用的部件也算 “出口”,要审批。这一下,台积电全球的工厂都慌了。 新加坡工厂里,20 台封装设备要换含镝的磁体,以前换一次 1 周,现在等审批要 2 个月;日本熊本工厂想靠汽车芯片补亏空,结果切割晶圆的刀具涂层要从中国进口,审批一拉长,交货期从 4 周变 8 周,丰田、本田直接找三星代工去了。 那些以前把台积电当 “筹码” 的政客,现在全忙着甩锅。美国的麦卡锡去年还说 “要让台积电当美国芯片支柱”,今年看到亏损,反过来骂 “台积电效率低,浪费美国钱”;台当局之前喊 “台积电在,台湾就安全”,现在丢了大陆市场,又怪 “管理层决策错了”。 可没人提,是美国逼着台积电搬去亚利桑那,是台当局主动要跟大陆供应链切割 — 台积电就像个被推到棋盘中间的卒子,往前是坑,往后也是坑。 2025 年 4 月,台积电发了份 “风险报告”,藏着掖着说 “今年营收可能跌 12%-15%”,这是它上市 25 年来头一回说要亏。 报告里没说的是,高雄工厂的扩建停了,新竹总部的研发预算砍了 20%,本来要招的 500 个工程师,也改成 “要多少招多少”。以前在芯片行业说一不二的巨头,现在连过日子都要精打细算。 其实台积电的问题,早埋在自己身上了。太信美国的技术,又小看了中国市场的韧性,还把政客的话当护身符。 现在美国的禁令卡脖子,中国的稀土锁命脉,亚利桑那亏着钱,大陆订单跑没了,它这 “护国神山”,说到底是自己把自己架错了地方。

0 阅读:6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