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吧!”10月15日,上海,一小孩哥沉迷手机,正在手机店里玩得不亦乐乎

征途观史 2025-10-16 19:44:43

“这下后悔了吧!”10月15日,上海,一小孩哥沉迷手机,正在手机店里玩得不亦乐乎,下一秒,父亲手持“七匹狼”出现在小孩哥的身后,狠狠抽向一下他的屁股,网友:这下天塌了![紫薇别走] 《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中小学生日均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其中游戏和短视频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很多家长采取的管教方式往往简单粗暴没收手机、断网、甚至像视频里那样直接动手。 杭州的王女士曾为儿子沉迷游戏头疼,她试过没收手机、设置密码,甚至当着孩子的面摔过一部手机,儿子变得更叛逆,开始偷偷用同学的手机玩,亲子关系也降到冰点。 周末的时候,王女士主动提出陪儿子打一局游戏,在游戏里,她发现儿子其实挺有策略思维,团队配合也不错,她开始用游戏当话题,聊战术、聊角色,慢慢地儿子愿意和她说话了。 她带儿子去参加真人CS、户外徒步,儿子发现真实世界里的刺激感比虚拟游戏更过瘾,现在他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降到了1小时,而且主动把游戏时间放在完成作业之后。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心理医生陈医生接诊过很多因为手机问题来咨询的家庭,最让她痛心的是有些孩子明明是因为学业压力大、在学校受排挤才逃避到手机里,家长却只看到“不听话玩手机”这个表象,用打骂来解决,结果问题没解决,孩子还多了心理创伤。 暴力管教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用恐惧换来的是短期服从,却种下了长期隐患,孩子可能表面不玩了,但内心的对抗情绪会越来越强。等到青春期爆发,裂痕就更难修补了。 他们自己先放下了手机,父母每天娱乐性使用手机不超过1小时的家庭,孩子手机成瘾率会降低近一半,言传不如身教,这话永远不过时。 他们懂得用替代品填补空白,南京的李先生给儿子报了攀岩课,广州的陈女士每周陪女儿去图书馆泡半天,成都的刘先生周末带孩子去菜市场采购然后一起做饭,当现实生活变得有趣又充实,虚拟世界的诱惑力自然下降。 他们学会了和孩子协商而非对抗,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比如作业完成前不碰手机、晚上9点后上交充电、周末可以多玩30分钟,规则由孩子参与制定,执行起来阻力就小得多。 网友热评: “天天忙着挣钱的爹,看到儿子不争气,那股火真是压不住,虽然方式过了点,但心是好的,谁不想自己孩子成才?”  “现在养孩子真难,不管不行,管重了又出事儿,真是两难!” “这孩子以后还会有心理阴影吧?解决问题不能靠暴力,得想办法沟通。”  “一看这爸爸的处理方式,就知道平时跟孩子交流肯定少,孩子沉迷手机,家长自己也该反思一下是不是陪伴不够。”  “小孩哥这波‘天塌了’的表情,真是又惨又有点想笑”;也有人操心:“店员就在旁边看着拍视频,也不劝一下吗?”  “教育孩子没有万能公式,但靠打骂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容易让孩子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或者变得胆小叛逆。”  “不如好好跟孩子定规矩,比如每天能玩多久,什么时候玩,家长自己也要少刷手机,做个榜样。”  假如你是这个男孩的家长,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会用什么方法既能让他立刻放下手机,又能让他心服口服地跟你回家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高招! 信源:极目新闻

0 阅读:28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