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要强制中国企业转让技术。乍一听以为欧盟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可转念一想,只能给两

古今知夏 2025-10-16 18:55:22

欧盟要强制中国企业转让技术。乍一听以为欧盟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可转念一想,只能给两个字:理解! 据《日本时报》说,欧盟正在考虑强制要求希望在欧盟运营的中国企业移交技术:“至关重要的是,外国投资,例如电池和其他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必须伴随技术转让和欧洲劳动力的技能提升。” 先说说欧盟内部那出闹剧。2024 年 10 月,他们开了个会讨论 “关键原材料法案” 的补充条款,本来想铁板一块逼中国就范,结果当场吵翻。 德国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啥?因为宝马、大众的电动车全靠中国电池撑着,要是真把中国企业惹毛了,自家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就得卡壳,这损失德国可扛不住。 可波兰、匈牙利却急着点头,这俩国家占了中国在欧洲电池投资的 60%—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砸了 240 亿建工厂,国轩高科在波兰搞了 12GWh 的项目,能带来上万工作岗位。 他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既想留住这些真金白银的投资,又想趁机把技术捞到手,典型的 “又要又要”。 有意思的是欧盟那套 “模糊话术”。条款里说 “外国投资得帮欧洲提升技术能力”,可到底怎么 “提升”?没说清楚。 直到欧洲电池协会的一份内部报告漏了出来,大家才看清真面目:他们要的不只是电池怎么造,还要正极材料的配方、热管理系统的核心算法,连电池回收的工艺参数都想拿走。 这些可不是随便学学就能会的 — 就说宁德时代的 “麒麟电池”,光热管理系统就有 138 项专利,72% 还是发明专利,这是上万工程师干了十几年、砸了上千亿才搞出来的宝贝,欧盟一句话就要 “共享”,这不就是明着抢吗? 欧盟为啥这么急,还不是被 “绿色转型” 逼得慌了神。他们喊着 2035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可自己的电池产业根本跟不上。2024 年全球电池产能,中国占了 68%,欧洲才 12%。 最要命的是技术路线 — 欧洲车企一直盯着三元锂电池,可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还安全,正在欧洲市场抢地盘。 2024 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从 15% 直接涨到 28%,连大众 ID.3、宝马 iX1 都开始用中国电池了,欧洲本土电池企业能不急吗。 他们也想过自己搞研发,可结果惨不忍睹。瑞典的 Northvolt 是欧洲最大的本土电池厂,本来 2023 年就要投产,结果技术不过关、成本超支,投产时间推到 2025 年,预算从 40 亿欧元涨到 65 亿欧元。 更讽刺的是,欧盟这套 “强要技术” 的逻辑,以前从来不用在别人身上。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厉害的时候,欧盟只敢用反倾销法限制进口,从没说要日本交核心技术;2010 年韩国三星在欧洲搞 OLED,欧盟也没提过 “技术共享”。 现在中国技术领先了,他们立马改了规矩,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连《德国商报》都看不过去,直接发文吐槽:“欧盟把‘技术主权’变成了‘技术掠夺’,这会让全球投资者都不敢来欧洲。” 中国企业也不是软柿子,早就做好了准备。2024 年 7 月,商务部直接把磷酸锰铁锂制备、电池热管理这些技术列入 “限制出口目录”,从法律上把底线守住。 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工厂更绝,关键设备的操作软件由中国团队远程控制,核心材料的配方只有中方工程师知道,想偷偷学都没门。 现在欧盟的 “强制技术转让” 草案还没定下来,可越来越多的人看明白了:这就是一场被焦虑冲昏头脑的闹剧。既想赚中国投资的钱,又想独占技术成果;既想快点转型,又不愿付出研发成本。 这种矛盾的做法,只会让欧盟在新能源赛道上越跑越偏。  关税

0 阅读:52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