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抗战中,周希汉无意中举起望远镜向前观察,突然发现山梁上有无数黑点挪动,

征途观史 2025-10-16 17:43:05

1940年抗战中,周希汉无意中举起望远镜向前观察,突然发现山梁上有无数黑点挪动,他顿时一惊,以为看错了,但再细看被吓的连忙大叫不好:“日军怎么来的这么快!”[紫薇别走] 八路军刚完成伏击任务,战士们带着弹药和伤员缓慢转移,若被日军追上,整支部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周希汉立即意识到行军路线可能已被敌特发现,日军正抄近路实施包抄。   周希汉果断放弃原定休整计划,命令尖兵连抢占右侧狼烟台高地,传令兵如离弦之箭在战壕间穿梭,疲惫的战士们瞬间绷紧神经,扛起枪奔向临时构筑的阻击阵地。   担任左翼破击队司令员,指挥第16团和38团负责寿阳至榆次段铁路破袭,部队已连续作战十多天,战士们眼窝深陷,军装破损,但目光依然坚毅。   羊儿岭瞬间变成血腥战场,日军五百多人的先头部队凭借优势火力发起猛攻,阵地几度易手,周希汉冷静调整部署,采取轮番作战策略:三分之二兵力休息,三分之一兵力阻击。   战斗持续十五个小时,硝烟遮蔽了月光,日军后续增援的一千多人加入战场,八路军阵地岌岌可危,但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直到接到首脑机关安全转移的消息。   周希汉将军身材瘦高,自称“天下第一瘦”,1930年徐向前元帅初见时曾惋惜他“长得单薄些”,周希汉却从容回应:“将在谋而不在勇。”   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周希汉形成了独特的指挥风格,他作战勇猛却心思缜密,被形容为“立身有傲骨,打仗如绣花”,太岳山区曾流传这样的歌谣:“小日本,你听清,太岳山上有陈赓,小日本,你别捣蛋,让你碰上周希汉。”   1928年参加红军时还是个少年,从黄麻起义到万里长征,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身经百战却奇迹般全身无一弹创枪洞。   新中国成立后,周希汉投身海军建设,任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期间,他参与组织建造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重大工程,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之一。   网友热评: “现在很多神剧把敌人演得像个傻子,但真实战场上,日军行动迅猛、装备精良,八路军能打赢全靠指挥员的临场判断和战士的玩命抵抗。” “当年八路军一台望远镜可能就是全师最先进的侦察设备了,周希汉用的黄铜望远镜,镜筒都被汗浸得包浆了,可见使用多频繁。” “小时候听爷爷讲,他们打阻击战时经常一天只吃一顿炒面,子弹省着打,牺牲了就用草席一裹。” “他提前留了机动兵力,发现敌情后不坐等命令,直接调整部署“少摆多屯”这种精细指挥,才是八路军能以弱胜强的关键!” “周希汉发现日军提前三小时到达,第一反应是“行军路线被敌特摸了”,而不是单纯怪鬼子速度快。这说明真正的将领永远在逆向推演敌我意图,不是光靠勇气硬拼。” 如果穿越回1940年的战场,以你现在的能力,你能在周希汉的位置上做出怎样的决策?是凭知识预判敌情,还是靠体力带队突围?或者你觉得自己能活过几天?”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102
征途观史

征途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