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3年,冰心公开发文讽刺林徽因是个喜欢被男人围绕,有伤风化的女人。林

千浅挽星星 2025-10-16 16:44:20

[微风]1933年,冰心公开发文讽刺林徽因是个喜欢被男人围绕,有伤风化的女人。林徽因知道后,没有反驳,只给冰心寄了一份礼物,冰心打开一看,顿时皱上眉头,怒不敢言。   事情的起因是冰心创作的两部作品——短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与诗歌《我劝你》,熟悉当时情况的人能看出来,作品里描写的场景和人物,和当时由金岳霖组织、以林徽因夫妇为核心的文化沙龙非常相似。   在那个文化圈子里,林徽因凭借她的才华、美貌与活力很受大家关注,身边常有不少人围绕,在当时的文坛看来,冰心的这些文字几乎就是在指名道姓地讽刺林徽因,说她身边总围着男性知识分子,行为不够端庄。   面对冰心这种公开的文学讽刺,林徽因没有写文章反驳,而是用更直接的方式回应:给冰心寄了一瓶醋,至于这瓶醋是产自镇江还是山西,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吃醋” 这个行为在文化语境里代表着 “嫉妒”,林徽因用这种方式直接指出冰心的行为可能源于嫉妒。   这种回应方式很巧妙,避开了关于文学创作和道德评判的争论,直接给冰心的行为定了性,冰心收到醋后非常生气,却又无法反驳 —— 因为如果反驳,反而像是承认自己真的在嫉妒。   其实,冰心和林徽因之间的观念分歧早有苗头,两人同为福建福州老乡,丈夫还是清华时期的同学,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但来那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截然不同,冰心生于和睦家庭,备受宠爱,思想偏于保守,信奉爱情专一,将“贤妻良母”当做理想的人生角色。   林徽因则不然,她的母亲是妾室,童年时期的经历让她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这种经历让她塑造了外向开朗、内心却无比坚韧的性格,她认为只要内心坦荡,就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眼光。   早在美国留学时,冰心就不理解林徽因为何不制止徐志摩热烈的公开追求,林徽因却觉得那是诗人的奔放,并且她已经明确拒绝了徐志摩,两人这种不同的人生观注定难以完全认同彼此。   这场争端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阶段,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道德标准都在发生变化。   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文坛不同路线的分歧:冰心倾向于 “文学要承载道德观念”,作品里常带有对道德的评判;   而林徽因参与的文化沙龙,更注重思想的自由交流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两人的选择,代表了当时 “新女性” 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两种不同方向。   这场因醋引发的矛盾影响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多年后的 1992 年,冰心对作家张村英说,《我们太太的客厅》里的人物原型是陆小曼,是林徽因自己 “对号入座”。   外界猜测,冰心提到没有子女的陆小曼,可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这么说,到了 1997 年,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明确反对冰心把林徽因的作品编入她主编的文集中,可见两人之间的恩怨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   现在再回头看这件事,很难说谁对谁错,性格决定命运,她们沿着各自的人生选择都取得了不朽的成就,林徽因在建筑学领域贡献卓著,冰心则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家,她的作品《小桔灯》影响了几代人。 参考文献: 《民国红粉》,新星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