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后遗症,终究还是来了! 重庆一位 88 岁的大爷,坐在轮椅上接受采访时,语气里满是无奈与愤怒:他和老伴每月有 12000 元的退休金,还把唯一的住房给了独生女,可老了却要被女儿送进养老院。“为啥就不能雇个保姆居家养老?” 这句话里,藏着他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与失望。 别说在重庆,即便放在全国任何地方,夫妻每月能有 12000 元退休金,都算得上 “人上人”。不少旁观者都疑惑:这么高的退休金,居家养老很难吗?可事实真的像大爷想的那样简单吗?我们来听听当事人女儿的说法。 女儿坦言,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实属无奈之举。“父母退休金确实不低,但现实没父亲说的那么乐观。” 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常年坐轮椅,行动不便。而她作为独生女,肩上扛着多重压力 —— 上要照顾两位失能老人,下要操心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中间还得兼顾工作,哪一样都不能丢。 她不是没考虑过雇住家保姆。可父母这样的情况,需要高强度的专业护理,寻常保姆根本承受不来;更关键的是,她没法保证失能的父母不会被保姆虐待。“与其在家担惊受怕,不如去正规养老院。” 女儿说,至少那里有专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父母有任何状况都能及时发现,相对更省心、更安全。 消息传开后,部分网友对大爷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女儿太过自私,“把父母送养老院,就是为了私吞退休金和房产”。面对铺天盖地的道德指责,女儿既不解释也不反驳 —— 她知道,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永远无法实现共情。 “不经他人苦,就莫劝他人善。” 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尤其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想兼顾全家人的感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一个女人来说,当不得不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做选择时,往往会倾向于孩子 —— 不是不爱父母,而是孩子比老人更需要她的陪伴与照顾。 所以,别轻易站在道德制高点评判别人。也许,同样的事情落在我们身上,处理得未必比她好。对独生子的父母而言,养老院或许就是最终的归宿,哪怕心里不接受,也得面对现实 —— 这,就是时代留下的无奈产物。
“错换人生28年”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有说法是要转成刑案了。这其中,闫团结所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