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他以此提醒,真正的和平绝非无边无际的空想,而是应建立在力量的均衡之上,你越怕它,它越嚣张。 说起戴旭那句关于善意和武力的提醒,其实戳中了很多现实问题。中国在国际上总爱讲合作共赢,这没错,但如果实力跟不上,善意就容易被当成软弱。戴旭的意思很直白,国家强大得靠硬实力和软实力双管齐下,硬的是军队装备和作战能力,软的是战略智慧和民众共识。缺了哪边都不行,光退让只会自感动,换不来别人尊重。历史上那些边境冲突就证明了这点,中国在资源紧巴巴的时候,果断出手维护权益,才站稳了脚跟。 拿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来说,1950年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跨过鸭绿江,面对美军陆战第一师那样的精锐部队。战役从11月27日打到12月中旬,志愿军分成多路包抄,在零下40度的严寒里推进。美军有坦克和空中支援,但志愿军靠步兵近战和炮火反击,重创了对手。美军陆战一师突围成功,但付出了上千伤亡,丢下大量装备。志愿军第九兵团16万人参战,伤亡近9万,这仗打得惨烈,但战略上震慑了美军北进企图,保住了朝鲜东北部。事实是,这场战役让美军认识到,中国不是好惹的,志愿军在极端条件下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机械化部队的冲击。 再看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那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从东线和西线同时行动。东线达旺地区,印度军队推进到中国领土上,中国部队推进到河谷,占领了印度宣称的东北边境特区。西线阿克赛钦,中国控制了争议区。整个作战从10月到11月,中国军队伤亡722人负伤1697人,印度则阵亡1383人失踪1696人。印度军队后勤跟不上,高原环境恶劣,中国部队推进后主动撤到1959年实际控制线以北20公里,还归还了缴获的武器。这仗中国赢了,但没穷追猛打,目的是教训印度别再越界。印度那时候仗着国际支持,单方面宣布争议区归自己,结果挨了打才老实点。戴旭提这事,就是说对骑墙国家不能总讨好,得用实力说话。 1979年2月17日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也是个典型。越南当时侵占中国领土,还支持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对手,中国边防部队从广西和云南出击,分三阶段作战。第一阶段攻占高平和老街,第二阶段拿下谅山,形成威慑,第三阶段3月16日前撤回。整个过程中国部队推进到越南北部,占领了战略山丘和阵地,越军伤亡2万多,中国阵亡6200人负伤14800人。越南民兵参战多,中国大部队优势没完全发挥,后勤和协同也有问题,但最终达到了惩罚目的。越南从河内调主力回防,边境冲突才缓和。这仗双方都宣称胜利,但中国撤军后,越南没敢再轻易挑事。戴旭的点子在这儿,对敌人礼让不行,得砸出威慑来。 还有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3月2日清晨,苏联边防军侵入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袭击中国巡逻队,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自卫反击,将苏军逐出岛。15日苏军又来3次进攻,中国用迫击炮和步兵反击,击毁苏军装甲车。整个冲突造成中方伤亡58人,苏方68人。这事差点升级成大战,但中国亮剑后,苏军没敢全面动手。戴旭用这些例子说明,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善良别当软弱用,得露獠牙才行。退让换不来安宁,先辈在弱时都敢打一拳,免百拳来,这勇气现在还得学。 这些历史不是空谈,戴旭的提醒接地气,就在说当下国际形势。中国经济起来了,善意输出多,但军力展示得跟上。像南海那些事,美军爱来转悠,中国海军巡航常态化,就是在平衡善意和实力。印度边境摩擦也没断,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国部队稳住阵脚,没让印度得寸进尺。台湾地区那边,防务部总发些军演消息,中国大陆的回应也越来越硬气。戴旭的逻辑是,你越怕,它越嚣张;实力均衡了,和平才稳。光砸钱容忍,骑墙小国也不会买账,得让对手知道,底线碰不得。 总的来说,戴旭的提醒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直球。国家强大,得硬软兼备,善意别过,武力得足。那些老仗告诉我们,均衡力量是和平的底气。世界变了,但丛林法则没变,中国得一步步走实这平衡。
[太阳]戴旭:“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16 15:48:59
0
阅读:24
用户11xxx66
的确如此,俗话说鬼怕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