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98年,朴树的母亲对他说:“你已经在家啃老5年了,要不要出去刷盘子养

千浅挽星星 2025-10-16 15:42:48

[太阳]1998年,朴树的母亲对他说:“你已经在家啃老5年了,要不要出去刷盘子养活自己?”朴树却说:“我写两首歌,包赚不赔! ”   朴树的父亲是参与“双星探测计划”的国际宇航科学院士,母亲是顶尖的计算机专家,在这样的环境里,考入名校、投身科研、获得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似乎成为他人生的目标。   然而,朴树对吉他的痴迷,远胜于对学术的兴趣,0.5分的分差,让他更早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这一块料,于是,朴树从首都师范大学退学后,便把自己关在家里,靠父母供养,全力投入音乐。   五年后,母亲无奈劝说朴树,“要不要出去刷盘子养活自己?”,而朴树倔强地回应:“我写了两首歌,一定会成功的!”   当朴树带着《白桦林》与《那些花儿》找到高晓松时,后者激动地“噌”地站起,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他敞开,讽刺的是,当他凭借《我去2000年》等专辑的成功,终于挣脱家庭的围城后,一个更坚固、更具侵蚀性的围城——商业娱乐产业,迅速将他包围。   巨大的成功带来的并非创作的自由,而是无尽的商演、采访和宣传,这些活动如同抽水机,不断消耗着他内向的能量。   2007年,在综艺节目《名声大震》连续三个月的极限工作中,他彻底被压垮,高烧不退,心跳一度跌至四十多下,最终被救护车从节目录制现场直接拉回北京,这次崩溃让他清晰地看到,商业规则能将一个创作者异化到何种地步。   自此,他对名利产生了深刻的警惕,当朋友张亚东劝他多出专辑赚钱时,他反问:“为什么要赚钱?钱够用就行了。”   在抵御了家庭与行业的双重压力后,朴树的选择是向内退守,与妻子吴晓敏共同打造一个物理与精神上的“庇护所”。   这段关系始于2002年的一次聚会,吴晓敏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他的《白桦林》,这份开朗点亮了朴树沉默的世界,在他被抑郁症和创作瓶颈困扰的黑暗时期,是吴晓敏主动提出结婚,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   这个庇护所的构建是具体的,吴晓敏卖掉市区的房子,陪他搬到安静的郊区院落,还养了两只狗。   职业上,朴树在2010年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成为独立音乐人,将创作的节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生活上,他拒绝综艺,不上节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与外部世界的摩擦。   这种极致的退守,换来了2014年《平凡之路》的横空出世,这首歌的巨大成功,证明了退守并非意味着枯竭,反而能在沉淀后爆发出更深沉的力量。   朴树的人生哲学,并非与世界为敌,而是清醒地为自己划定了安全的边界,他最终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但这背后是他用无数次的“拒绝”与“退让”换来的、守护内心秩序的权利。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歌手朴树数次哽咽,宣布将停演

0 阅读:0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