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

洞察观史 2025-10-16 11:48:39

[浮云]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是等到今天才开始行动。 玩战略博弈最讲究时机,就像打猎不能刚看见影子就开枪,得等猎物完全进入射程。4 月份中美稀土争端刚冒头时,不少人觉得咱们动作太温和,现在再看,那步棋藏着大智慧。 特朗普的脾气大家都清楚,顺毛驴不好牵,硬顶只会让他更极端。这事儿得回头看历史,1941 年美国对日本搞全面禁运,把资源匮乏的日本逼到绝路。 要知道 1937 年日本侵华的军工原料里,过半都来自美国,废钢铁更是九成以上靠美国供应。这种断粮式封锁没逼得日本投降,反而让他们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把局部冲突拖成世界大战。对付特朗普,这种 “狗急跳墙” 的风险必须避开。 4 月份那会儿,特朗普正靠着 “极限施压” 那套折腾。今天把中国企业拉进实体清单,明天威胁加征高额关税,连 C919 发动机、EDA 软件都拿来当筹码。 真要是那时候就把稀土阀门拧死,他保不齐会联合盟友给中国商品集体加税,或是在高科技领域下死手,甚至在南海、台海挑事转移矛盾,局势只会更难控制。 更关键的是,当时美国还有缓冲的底气。我国掌控着全球逾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美军 153 种主战装备中,超八成装备的供应链需经中国稀土加工环节,足见我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关键地位。 每架 F-35 战机得用 417 公斤稀土,每艘核潜艇更是要吞掉 4 吨,但 4 月份美国国防部估算,军工储备还能撑 18 个月。这时候硬封锁,正好给了特朗普喊 “国家安全” 口号煽动情绪的机会,说不定还能靠补贴逼着企业找替代,反而帮他凝聚了国内共识。 那几个月美国确实在四处找补,先盯上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对方说能提纯重稀土,结果生产线都没搭稳定,至今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 转头找巴西谈,特朗普非要干涉人家内政,被卢拉直接怼了回去。后来拉着巴基斯坦签了 5 亿美元协议,矿区全在塔利班活跃的地方,能不能挖出来都是未知数。 本土企业也不给力。美国砸了大价钱扶持 MP Materials 公司,又是贷款又是兜底收购,这家公司 2024 年八成营收都靠给中国卖稀土精矿。现在想自己搞加工,却连重稀土分离技术都没有,股价一度大跌超 10%,长期债务比现金还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都说,他们要么面临供应链中断,要么只能回来谈判。特朗普还曾想打乌克兰稀土的主意,结果美媒爆料,乌克兰只有焦土,稀土矿床根本没开发,启动开采就得投 3 亿美元。 咱们这半年也没闲着,4 月份只是小试牛刀,限制 7 类稀土材料出口探底牌。等到出手时直接放组合拳,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文。 把钐、钆这些关键中重稀土的多种形态都纳入管制,连含 0.1% 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相关开采冶炼技术都封死了。这不光是断粮,还堵死了学做饭的路。 这会儿特朗普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政府刚停摆十天,四千多联邦雇员要被裁,通胀压力本来就大。真要是对华加税,手机、家电涨价最后得美国消费者买单,共和党票仓的农民也得倒霉,毕竟咱们早把大豆采购转向巴西了。 过去粗放开采让江西赣州这些地方生态遭了大罪,治理费要 380 亿,当年利润才 64 亿。现在按《出口管制法》办事,符合国际惯例,还给合规企业开绿色通道,宝马、大众都拿到了供应许可。这就是战略定力,不冲动不冒进,等对方破绽百出再出手,既稳又准。 从 4 月份的试探到如今的精准出手,这场稀土博弈藏着最清醒的战略智慧。不把对手逼到悬崖,也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既守住了资源底线,又彰显了大国格局。 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靠一时冲动,而是谋定而后动的从容。在复杂的国际棋局里,这样的定力和远见,就是最硬的底气。 (主要信源:环球网——两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加强中重稀土出口管理实施新管制措施)

0 阅读:0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