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的信托基金,才叫把人心看透了!2003年她走后,遗嘱写得明明白白,母亲每月领7万生活费,后来涨到25万港币,一年300万够不够花?可梅妈偏不满足,一次次打官司想把遗产全拿走。 人们都说梅艳芳有远见,没错,她确实看透了人心。但再周密的计划,遇上亲情和欲望这摊浑水,也可能走向一个谁都想不到的结局。她留下的信托基金,本想筑起一道堤坝,护住母亲的晚年,也护住自己的心血。可这道堤坝,最终却成了引爆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梅艳芳的设计其实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带点冷酷的温柔。她深知母亲覃美金于理财之道颇为生疏,且消费毫无节制,仿若流水漫淌。若直接给予钱财,恰似将其投入熊熊烈火,徒然消逝,难有留存。所以她找了汇丰国际信托来当管家,把遗产这块蛋糕锁进了保险柜。 这把锁的钥匙,她没给任何人。钥匙孔只在固定时间打开,每月流出生活费,从最初的7万港元,后来涨到25万,还配了司机和佣人。这哪里是受苦,分明是妥妥的富足生活。但她也设下了一道最终的铁门:母亲百年之后,剩下的钱全部捐给妙境佛学会。这一下,彻底断了任何人想一次性拿走全部遗产的念头。 这既是孝顺,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长年以来,她就是整个家的提款机,这份安排,是她最后一次试图掌控秩序。 可惜,这份“保护”在母亲眼里,成了“剥夺”。梅艳芳溘然长逝不过短短四日,覃美金便伙同其子梅启明,将信托机构诉至法庭。这急切之举,令人唏嘘不已,也让梅艳芳身后事陷入一场纷争。她们不认这份遗嘱,她们要的是全部,而不是每月“施舍”的生活费。 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官司就此拉开序幕。从高等法院打到终审法院,次次都输,但她们从不放弃。早在往昔,法庭便已作出认定。梅艳芳于立下遗嘱之际,神志清明,其对身后之事的安排合理且具备法律效力。可这拦不住覃美金一次又一次地向信托要钱。 这些要钱的理由五花八门。2009年,心怀环游世界之梦,无奈生活苦闷,遂提出需80万开启环球之旅,却惨遭拒绝,那份遗憾与失落,如影随形。2017年的情形更为夸张,有人竟需一次性拿出7100万,用作未来15年的生活费用。如此要求,自然未能得到应允,最终被果断拒绝。她们一边在媒体面前哭穷,一边享受着每年300万港元的生活费,这种反差实在让人唏嘘。 最终,梅艳芳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只不过是以一种更具毁灭性的方式。她怕钱被挥霍掉,结果,钱真的“挥霍”掉了,不是在商场,而是在法庭。 2006年估值近7000万的遗产,到了2024年,据港媒报道已经基本耗尽。这些钱,大部分都变成了律师费、诉讼费,支付给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家庭内耗。更讽刺的是,覃美金本人因为拖欠巨额诉讼费,在2012年和2024年两度被申请破产。 压垮她的不是奢华的生活,而是她为了争夺更多钱而付出的代价。 回过头看,这真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悲剧。梅艳芳想用钱维系的体面和安稳,最终被争钱的战争彻底摧毁。她的信托基金成功防住了母亲的挥霍,却没能防住一场以法律为名的、更可怕的消耗。这故事里,再精妙的财富设计,终究还是低估了人性的执念。
梅艳芳的信托基金,才叫把人心看透了!2003年她走后,遗嘱写得明明白白,母亲每月
绾玉说
2025-10-16 10:28:26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