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如果中国推迟实施新的稀土出口限制,美国可能愿意将目前的高关税“休战期”延长更久。 自今年初以来,美国与中国已就高达145%的进口关税达成多次90天临时停战协议——下一次截止期将在11月到来。现在,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是阻止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计划,一方面通过谈判提供激励,另一方面警告若中国不让步,将面临严厉惩罚。 贝森特周三在华盛顿表示:“我们可以考虑更长时间的关税暂停作为交换,但一切还需未来几周谈判。” 其实要搞懂贝森特这波提议的门道,得先看清一个现实:全球稀土产业链的 “命门” 早就攥在中国手里了。 不是说别的国家没稀土矿,而是从开采到精炼的全流程里,中国控制着全球 70% 的产量和 90% 的精炼产能,尤其是重稀土,全球几乎就中国能稳定供应分离提纯产品,这玩意儿可是造战斗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缺了它,再先进的装备也只能是一堆废铁。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在那,2020 到 2023 年这四年,美国近 70% 的稀土进口都来自中国,美军现役和在研的 153 种主战装备里,87% 的供应链都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等于说美国的国防和高科技产业命脉,一半以上都系在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上。 再看美国那 145% 的高关税,说是打给中国的,其实早把自己人坑惨了。杜克大学和几家美联储联合做的调查显示,美国企业今年三分之一的价格上涨都得算在关税头上,要是没这关税,美国通胀率能从 2.9% 直接跌到美联储 2% 的目标线,这可不是小数字。 得州 60% 的零售商和 70% 的制造商都喊着关税害了自己,就像约翰迪尔公司,光钢铁和铝关税就亏了 3 亿美元,年底还得再亏 3 亿,企业扛不住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更有意思的是,这关税的影响还不是一时的,专家预测到 2026 年,它还得占企业涨价因素的四分之一,等于说这把刀砍下去,得疼好几年。 美国之前不是没试过跟中国的稀土政策较劲,2010 年中国一搞出口限制,全球稀土价格立马疯涨,美欧日急得直接告到世贸组织,最后虽说靠裁决让中国取消了配额,但那回已经让他们尝够了苦头。 现在中国要出新的出口管制计划,美国比谁都慌,因为这些年他们喊着要建本土稀土产业链,结果根本没成气候。 美国寄予厚望的 MP Materials 公司,本来想把稀土精矿出口到中国加工,结果被关税政策搅得 “不具商业可行性”,业务直接停滞了,等于说连最基础的加工环节都绕不开中国,所谓的 “替代供应链” 不过是自欺欺人。 这就好理解贝森特为啥主动抛橄榄枝了,说白了就是 “交换” 的本质 —— 美国急需中国推迟稀土管制,好给自家产业续命,而延长关税休战期,其实是美国早就想做的 “止损”。 毕竟 11 月的截止期一到,要么接着加税让通胀更严重,要么找个台阶下延长休战,现在正好借着稀土的由头顺水推舟,既显得是 “主动让利”,又能保住自己的供应链,算盘打得噼啪响。 他们嘴上说 “不让步就严厉惩罚”,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要是中国出台稀土管制,美国的第六代战机研发得停摆,新能源汽车产业得断供,损失可比关税那点利益大得多。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稀土优势不是短期能被替代的。重稀土全球 80% 以上的储量都在中国江西、福建这些地方,而且提炼技术壁垒极高,不是挖个矿就能搞定的。 美国折腾了好几年,本土精炼产能连自己需求的 10% 都满足不了,想靠澳大利亚、蒙古国这些地方补缺口,光建设加工厂房和配套设施就得十几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反观中国,早就从卖初级原料升级到出口钕铁硼永磁体这种高附加值产品,等于说就算卖稀土,也是卖 “成品零件”,议价权根本不在美国手里。 所以贝森特这提议,看着是美国给了 “激励”,实则是没办法的办法。一边是自家企业被关税压得喘不过气,通胀压力快顶不住了;另一边是稀土断供的风险悬在头顶,国防和高科技产业都等不起。 要是中国真不让步,美国要么选稀土断供导致产业崩盘,要么选加税导致通胀失控,两条路都是死路。 这种情况下,延长关税休战期哪里是 “让利”,分明是美国给自己找的退路,毕竟比起丢面子,丢了产业命脉才是真的要命。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9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