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把“患者数”当喜报?比用词不当更该醒的是初心 一张“喜报”,戳中了无数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兰州兰石医院这份写着“再创佳绩”的通报,字里行间是门诊量、手术台数的增长,可在公众眼里,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抱着病历本的患者、一张张带着焦虑的脸庞,还有无数家庭为病痛付出的奔波与开销。 很快院方回应了:数据属实,是新员工把内部工作通报做成喜报发了朋友圈,确实“用词不当”。这话听着像道歉,却没说透问题的关键——到底是“用词”错了,还是“导向”偏了? 按日均算,这家二级医院9月日均门诊244人、手术近14台,10月首日数据还涨了,或许在医院运营视角里,这是服务能力的证明[。可医疗行业从不是普通生意,患者的“刚需”从来不是医院的“业绩”。就像有网友说的,这就像消防队庆祝火灾变多、药店庆幸生病的人增多,实在透着股不合时宜的荒诞。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数字崇拜”并非个例。2022年浙江某医院祝贺“急诊人次破200万”,2021年深圳某医院庆祝“手术量突破1000台”,每次都引发热议后匆匆删文道歉。背后其实藏着行业的矛盾:财政拨款有限、竞争压力大,不少医院习惯用诊疗数据给科室排序、发奖励,可把本该对内的考核,变成对外炫耀的“喜报”,难免让人质疑医疗的初心是否沾染了逐利色彩。 医疗宣传的底线从来清晰:该晒的不是接诊量,而是手术并发症率的下降、治愈率的提升,是患者满意度的增长,是医护人员熬红的双眼和救下的生命。古人说“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无疾苦”,这份朴素的善意,才该是医院最该坚守的“业绩观”。 院方说在深刻反思,可公众要的从不是“新员工背锅”的解释。真正的整改,该是把对数字的执念,转成对患者的关怀。毕竟,空荡荡的候诊大厅,比满屏增长的数字,更配得上“佳绩”二字。 你觉得医院该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兰州兰石医院
医院把“患者数”当喜报?比用词不当更该醒的是初心 一张“喜报”,戳中了无数人
金顺娱乐
2025-10-16 06:15:33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