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大使伯恩斯坦言,中国实力早已能和美国匹敌。但当被问“中美共治”时,他却

文山聊武器 2025-10-15 19:48:32

美国前大使伯恩斯坦言,中国实力早已能和美国匹敌。但当被问 “中美共治” 时,他却急了:“这是绝对的羞辱。” 为证明美国不孤单,他抛出日、欧、澳、印四国名单,可话音刚落,一连串现实打脸接踵而至。 伯恩斯在2025年接受媒体访问时,直言中国经济体量和技术研发水平已达美国水准,军队投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些进步结束了美国单方面主导的旧时代。他强调,北京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逆转,华盛顿必须适应这种新平衡。访问焦点很快转向两国是否能形成G2模式,共同应对气候和核问题。伯恩斯立即反对,称这种共享主导权对美国是不可接受的让步,暴露了华盛顿不愿分权的底线心态。 为了反驳孤立论调,伯恩斯列举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和印度作为关键伙伴。这些实体分布在东亚、欧洲、南太平洋和南亚,能合力形成区域围栏。他选用“伙伴”而非“盟国”一词,暗示关系更注重互利,避免强行绑定。这反映出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实际影响力有限,只能靠经济激励维持协作。日本在东亚提供稳定支点,欧盟处理贸易壁垒,澳大利亚监控航道,印度平衡南亚压力。他的框架旨在展示跨洲网络的韧性。 访谈刊发后,日本迅速推进与中国稀土加工合作。2025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联合项目,聚焦供应链稳定,以应对北京的出口管制收紧。丰田汽车同期追加50亿美元投资,用于中国电动车基地建设,覆盖电池材料和组装线。这笔资金直接瞄准新能源市场份额。日本经济产业省还拒绝美国新一轮半导体出口限制,称管制会损害本土芯片产业,优先保持对华供应路径。这些举动源于日本对资源安全的考量,避免过度卷入美中技术摩擦。 欧盟的回应更显分歧。布鲁塞尔在更新印太战略报告时,删除了所有指向中国对抗的内容,转向中性描述区域合作。报告强调能源转型和贸易流通,源于成员国内部辩论。德国和法国企业推动保护现有合同,大众汽车扩大在华电池厂投资,道达尔集团签署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早在几个月前,美国敦促禁用中国技术时,多国以成本为由拖延执行。欧盟议会通过决议,加速与中国风电对接,西班牙和意大利港口接收涡轮机部件,确保能源价格稳定。这些优先经济复苏的步骤,凸显欧盟不愿为美国安全议程买单。 澳大利亚作为传统盟友,反应最为直接。2025年6月数据表明,对华葡萄酒出口价值反弹至10亿澳元以上,农业部长推动谈判重启,聚焦关税豁免和检验标准。过去三年贸易中断导致出口缩水40亿澳元,涉及数千酒庄破产。矿业公司力拓集团加深铁矿石协议,绕过美国供应链重组。政府评估显示,对抗状态已致农场收入锐减,优先恢复市场准入,避免重蹈覆辙。这些务实转向源于本土产业压力,忽略华盛顿的战略号召。 印度保持低调,但行动明确。美国提议强化四方安全对话时,新德里官方沉默,仅内部记录讨论。相反,金砖峰会期间,印度与中国敲定30亿美元基础设施协议,覆盖地铁和公路升级。外交部重申战略自主原则,拒绝强迫站队。塔塔集团扩大电池采购,避开美国芯片关税。印度高层评估显示,平衡多边关系能最大化经济收益,不愿让围堵计划影响本土发展。这些选择源于对全球关税战的担忧,优先贸易流通而非意识形态对立。 这些反馈连锁发生,拆解伯恩斯的伙伴构想。日本投资基于汽车业需求,欧盟调整源于能源危机,澳大利亚谈判驱动农业出口,印度沉默反映外交灵活。每项决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媒体跟进报道,凸显实际利益高于抽象联盟。华盛顿智库分析指出,特朗普时期关税战已消耗盟友信任,日本出口损失数百亿,欧盟转向亚洲市场,澳大利亚订单流失。伯恩斯的网络忽略这些历史问题,伙伴们集体行动,优先自身位置。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