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我们喊话!美财长声称,中美关系已经缓和,中美双方有望在韩国实现会晤! 不久前,特朗普还放狠话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那架势看着一点都不含糊。 没过多久就变了卦,把关税生效日期推迟到了11月1日,这才有了贝森特后来的表态。 显然,这种态度转变不是平白无故的,说到底还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 特朗普那波关税威胁,本来是想针对中国,结果第一记重锤先砸在了美国自己身上。 一个“黑色星期五”过去,美股三大指数直接集体跳水,科技巨头们的市值一下就蒸发了七千多亿美元。 华尔街这一闹,美国政府想不掂量掂量都难——真要是把贸易冲突搞大了,自家的金融稳定先保不住。 而咱们这边的反制,更是精准地打在了美国的痛点上。 商务部之前暗示可能要对锂电池材料、人造石墨这些东西实施出口管制,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直接就掐住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咽喉。 更关键的是,咱们手里还有更实在的牌:美国市场上90%的布洛芬、96%的氢化可的松,原料都得靠中国供应。 就算他们想找印度当替代品,可印度七成的制药原料源头还是在中国。 贝森特嘴上倒是还硬着,一会儿把中国说成“指令经济国家”,摆出一副“不会被控制”的姿态,可现实根本藏不住。 看看数据就知道,今年中国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到44.5%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涨了9.7%,信息服务业投资更是飙到34.4%,早就不是能随便贴标签的经济体了。 贝森特一边说狠话,一边悄悄做着缓和的准备。 为了韩国的会晤,他不光积极筹备,还专门派团队先去华盛顿搞工作层会谈,这前后的反差太明显了。 其实这背后都是华尔街在着急,他们清楚真闹下去损失太大,可政府又要维持强硬姿态,只能在中间找平衡。 之前美国还想在谈判前攒点筹码,马德里会谈后连着更新实体清单、制裁中国炼油厂,结果换回来的是咱们精准的反击:对美国船只收特别港务费,还对高通的收购案启动了反垄断调查。 这么一来,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会晤,性质早就变了。 不再是美国展示实力的舞台,反倒成了两边都急需的台阶,毕竟谁也不想看着冲突一路升级下去。 说到底,推动双方坐下来谈的不是什么善意,而是都怕了那种“互相伤害”的后果——你打我一拳,自己手也疼,这种亏谁都不想吃。 贝森特喊话说关系缓和、要在韩国会晤,本质上是美国认清了现实。 现在的全球化时代,中美经济早就绑在一起,想靠单方面施压占便宜根本不现实,反而会引火烧身。 最后比的还是谁的产业链更结实,谁的经济底子更健康。 能从对着干回到坐下来聊,说到底还是两边都尝到了“经济武器”反伤自己的滋味,这才是最实在的原因。
9月13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我们喊话!美财长声称,中美关系已经缓和,中美双方有望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0-15 16:3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