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愿意交出武器,但却提出一个让以色列难以接受的条件。 中东这摊子事儿,为什

运赛过去 2025-10-14 20:58:33

哈马斯愿意交出武器,但却提出一个让以色列难以接受的条件。 中东这摊子事儿,为什么总像一锅煮不开的粥?就拿最近加沙停火这事儿来说,哈马斯那边放话了,说愿意把武器交出去,还准备让出加沙的管事儿位置,这听着多像个大让步啊。可他们一开口,就卡在了一个点上:武器只交给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家,还得让哈马斯的战士们并入那国家的军队。这条件搁以色列那边,简直就是烫手山芋,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2025年10月11日,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巴塞姆·纳伊姆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台采访时,直截了当地抛出这个表态。背景是特朗普上台后推的那个20点加沙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已经敲定,焦点就是停火、释放人质和初步撤军。哈马斯同意了大部分内容,比如他们和其他武装团体开会后,决定退出加沙的行政管理。这可不是小事儿,哈马斯从2007年起就把加沙管得死死的,现在说放手就放手,明显是为了给200万加沙人喘口气。想想看,加沙那地方,封锁两年多,医院断电、学校炸成废墟,居民天天排队领面包,这时候哈马斯退一步,换来停火,总归是实打实的。 但武器这块儿,就不一样了。纳伊姆说得很清楚:哈马斯不完全解除武装,他们的枪支火箭啥的,只会移交给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得按1967年边界划线,东耶路撒冷当首都,得有自己的军队。哈马斯的战士呢?不是失业在家,而是直接编入这支军队,继续干活儿。这听着合理不?哈马斯不是在说“我投降”,而是说“我们加入国家队伍”。他们还特意强调,不会接受以色列或任何外部势力的监督下交武器。为什么这么坚持?因为哈马斯眼里,这不是单纯的停火,是整个巴勒斯坦问题的钥匙。全世界157个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联合国决议也反复嚷嚷“两国方案”,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些老美盟友最近也开始转向支持。这股国际风向,哈马斯抓得准,他们知道,道义上以色列压力山大。 那以色列为啥咽不下这口气呢?说白了,这条件戳中了他们的痛点。以色列从建国起,就靠着定居点一点点蚕食约旦河西岸的土地。现在有20多万犹太人住在那些所谓“社区”里,围栏一拉,土地就变“以色列的”了。要是巴勒斯坦真建国了,这些把戏就玩不转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府,本来就靠极右翼政党撑腰,那些家伙把西岸当成“犹太祖先的应许之地”,一口咬定不能让巴勒斯坦独立。内塔尼亚胡自己也说过,绝不接受两国方案。他的联合政府要是敢松口,极右翼一撤,内阁就得散伙。想想看,2025年9月,以色列军方还放话,如果哈马斯不完全解除武装,就来场“强大飓风”把加沙夷平。这不是开玩笑,之前两年战争,他们已经炸了加沙大半,死了好几万人。现在停火了,他们还是咬定哈马斯得无条件交枪,啥国家军队不军队的,别想。 这事儿搁这儿,你说谁占理?哈马斯让了治理权,同意交武器,还把球踢给国际共识,这步棋走得精明。以色列呢,坚持无条件解除武装,等于在说“你们得先跪下,我再考虑建不建国”。结果呢,道义天平明显倒向哈马斯那边。美国官方政策以前挺“两国方案”,但特朗普时代就变卦了,他大使还公开说美国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可就算这样,欧洲国家不买账,阿拉伯国家也嚷嚷哈马斯得 disarm,但前提是结束战争后交给巴勒斯坦当局。哈马斯10月6日就否认了媒体报道,说他们没答应在国际监督下交武器,那报道多半是阿拉比亚电视台放的风,哈马斯直接怼回去,警告别散布假新闻。 再往下看,后续发展更是一波三折。10月10日,停火协议生效,哈马斯释放了六个活人质,以色列也撤了部分部队。但第二阶段就卡壳了,哈马斯拒绝特朗普计划里的武器完全移交,坚持战士得并入巴勒斯坦军队。纳伊姆在采访里还感谢特朗普促成第一阶段,但直言托尼·布莱尔别掺和,加沙人对布莱尔有“很坏的回忆”——这家伙以前在中东调解,巴勒斯坦人觉得他偏以色列。哈马斯内部也没闲着,他们在加沙重掌控制,抓了些涉嫌合作者,杜格穆什家族冲突中逮了六十多人。这不是乱来,是在巩固地盘,确保停火期不乱套。 联合国共识在那儿摆着,德国欧洲国家也强调以色列不能永久占领。哈马斯聪明在哪儿?他们没硬扛,而是用“合理要求”反击,让以色列看起来像在拖后腿。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派想整个吞并巴勒斯坦,这在国内是政治现实,但国际上站不住脚。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