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了 2025年10月12日,美国联邦政府闹了个大笑话:发薪日当天不仅拖欠66万公务员的工资,还上演了一出“裁员变脸剧”。 白宫管理和预算主任沃特10号大张旗鼓说要开始裁员,还明着说要裁“偏向民主党的部门”,结果第二天就蔫了吧唧改口,说是什么“系统代码出错裁错人了”。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从2025年10月1日零点启动,国会未能通过2026财年预算案,导致多项服务中断。 特朗普政府要求追加边境墙资金,而民主党主导的众议院拒绝妥协,僵局迅速升级。约750000名非必要员工被迫休假,另有数十万必需岗位人员无薪工作。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拉塞尔·沃特早在关门前一周就下发备忘录,要求各机构准备裁员名单,重点锁定那些与民主党政策挂钩的部门。 这一步棋明显旨在施压国会,特朗普公开表示军人薪水将单独保障,但普通公务员就得自担风险。 关门进入第十天,全国影响已显端倪,国家公园入口钉上封条,史密森尼博物馆拉下卷帘,移民法庭积压案子超过86000件。 这些中断不只停留在表面,更暴露了联邦体系的脆弱环节,员工们面对未知,生活开支压力陡增。关门本是预算纠纷的产物,却被沃特等人转化为人事清洗的工具,政治算计凌驾于公共服务之上。 这种操作虽符合行政权力的边界,却忽略了员工权益的底线,引发工会和民主党议员的强烈反弹。整个过程反映出华盛顿决策的短视,普通纳税人成了最大受害者。 发薪日10月12日,本该是联邦公务员的解压时刻,却成了集体焦虑的高峰。66万名员工刷新银行App,只见余额纹丝不动,客服热线忙音不断。 这一拖欠源于关门导致资金链断裂,尽管2019年通过的政府雇员公平待遇法案承诺事后补发,但短期缺口已让许多人陷入困境。 国土安全部逾25万员工无薪执勤,边境巡逻和机场安检一线吃紧;卫生与公众服务部32万余人中41%被休假,疫情监测项目被迫减速。 特朗普政府虽优先拨款军人薪水,但公务员群体被排除在外,凸显资源分配的偏颇。关门已持续12天,每日经济损失约4亿美元,私人部门就业数据也因统计中断而模糊。 这一天,全国邮局窗口前排起长龙,民众追问退税延误,柜员只能摇头。发薪拖欠不只是数字问题,更是信任危机,员工们开始质疑联邦雇佣的稳定性。沃特办公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恶化局面,暗示部分休假者可能无补发工资。 这种政策调整虽披着法律外衣,却被批评为蓄意制造恐慌,旨在逼迫民主党让步。现实中,许多员工已动用积蓄或求助食品银行,生活底线岌岌可危。 10月10日,沃特在X平台高调宣布裁员启动,附上内部备忘录,明确指向那些“偏向民主党”的部门。 七个机构一日内发出逾4200份减员通知,卫生部一夜裁减逾1000人,教育部砍掉20%岗位。 这些行动针对关键领域,疾控中心麻疹数据组和埃博拉响应专家首当其冲,正值全国麻疹病例创1992年以来新高之际。 财政部国税局IT团队和商务部贸易分析师也卷入,报税季和经济监测项目面临瘫痪。特朗普随后在采访中强调,要优先保留“核心岗位”,暗指党派筛选。 法律要求60天预通知期,但关门期缩短至30天,工会指责此举违法。 裁员规模虽小,却精准打击公共健康和教育支柱,教育部残障儿童援助机构人手锐减,地方学校服务中断。沃特的备忘录早在9月24日就铺路,关门前一周已锁定目标。 这一波操作暴露了行政权力的滥用,表面优化资源,实则服务政治议程,员工权益被边缘化。 次日10月11日,沃特低调改口,称裁员通知系“系统代码故障”导致名单偏差。 约700名专家获撤销通知,重返岗位,但埃博拉监测链已延误一周,数据统计缺口明显。 政府先向媒体透露撤销计划,员工却等到下午才收群发邮件,内容含糊其辞。 疾控中心恢复组忙于补救,疫苗库存表和病例报告堆积待处理。教育部协调室投影撤销名单,残障援助处虽补人手,仍缺两成,家长投诉涌入。沃特在国会质询中反复强调技术问题,未提筛选标准。 特朗普则在佛罗里达转向国会施压,避谈细节。这一变卦被视为双标,先对外放风再内部补锅,工会主席斥责为蓄意混乱。 裁员闹剧虽暂缓,却留下隐患,公共服务恢复需时,信任裂痕难弥。整个过程凸显决策的随意,代码故障不过是遮羞布,政治动机昭然若揭。
美国高层出现巨大的分歧!在我们作出反制之后,美国高层就如何跟中国打交道出现了巨大
【135评论】【8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