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0月1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提醒,美国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巡航导弹“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要知道,美国向乌提供“战斧”,名义上是军援升级,实则触及俄方敏感的安全红线——战略武器逼近本土。 克里姆林宫内外,气氛凝重。佩斯科夫直言“战斧”导弹议题已引发俄方“高度关切”,他们正密切关注所有相关声明,并仔细记录在案。这种关切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冰冷的现实威胁。 “战斧”导弹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若从乌克兰境内发射,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不再是边境地区的摩擦冲突,而是直捣心脏的尖刀。 梅德韦杰夫点出问题核心:“在飞行中无法区分‘战斧’导弹的核载体与常规载体”。这句话背后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实——任何升空的“战斧”都可能被误判为核打击,触发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的威胁听起来底气十足:“如果(俄乌)战争得不到解决,我就会给他们(乌克兰)送‘战斧’导弹”。但他也留了回旋余地,要求乌克兰政府明确这些导弹的用途。这手牌打得精明,却危险至极。 俄罗斯的立场坚如磐石。普京总统早已强调,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将进一步损害俄美关系。在俄方看来,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不仅阻碍局势调解,更是在“玩火”。 更关键的是,克宫明确表示操作“战斧”等复杂导弹需要美国专家参与。这意味着一旦导弹发射,俄罗斯完全有理由视为美国的直接行动,而非简单的军援。 梅德韦杰夫特意点名特朗普,绝非偶然。他直言这些导弹的供应“可能对所有人都不利。首先——对特朗普本人不利”。这种指名道姓的警告在外交辞令中极不寻常,暗示后续反制将精准而强硬。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即将访美会见特朗普,讨论如何向俄方施压。但得到“战斧”真的是好事吗?表面上军事实力提升,实则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俄罗斯不止一次强调,任何包含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物资,都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若“战斧”真进入乌克兰,俄方的反击绝不会停留在口头。 黑海上空,战斧巡航导弹的阴影愈发清晰。特朗普手中的筹码,对普京而言却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这场博弈已不再是普通的军事较量,而是滑向核边缘的危险游戏。 梅德韦杰夫点名特朗普的警告,带着冷峻的严肃意味——一旦导弹发射,没有人能预测结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美国正式向俄罗斯发出威胁10月14日,美国国防公司Oshkosh正式
【31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