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报道,广东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岁多的宝宝独自玩耍时抓起一颗龙眼塞进了嘴里。几秒钟后,整颗龙眼滑进喉咙,孩子的呼吸突然变得困难起来。 当时妈妈正坐在旁边看手机,家里的金毛犬最先发现了异常,它开始围着孩子打转,不停用爪子扒拉孩子的衣服,嘴里发出焦急的呜咽声。 妈妈抬头看了一眼,发现孩子小脸憋得通红,手不停地抓自己的脖子,立刻意识到出事了,她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检查,发现喉咙里确实卡了东西,孩子已经发不出声音。 她一边喊丈夫,一边让孩子趴在自己腿上,用手掌根快速拍打孩子的背部,拍了五六下后,孩子突然咳了一声,那颗龙眼从嘴里滚了出来。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但对这对夫妻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事后他们才知道,如果再晚几分钟处理,孩子可能会因为缺氧造成严重后果。 类似的意外其实并不少见,去年儿童医院接诊的异物卡喉案例中,水果类占了三成以上,龙眼、葡萄、樱桃这些圆形水果最容易出问题。 很多家长以为在家看孩子可以放松,但恰恰相反,家里的危险因素比外面还要多,厨房的花生米、客厅茶几上的纽扣电池、沙发缝里的硬币,都可能被孩子塞进嘴里。 如果真遇到孩子被异物卡住,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关键,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背后环抱孩子,一手握拳顶在肚脐上方,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 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方法要调整:让婴儿脸朝下趴在前臂上,头部低于身体,用手掌根在两个肩胛骨之间快速拍打五次,如果没效果,把婴儿翻过来,用两根手指在胸部中央快速按压五次,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千万不要用手指去掏孩子喉咙里的东西,这样很可能把异物推得更深,也不要让孩子大口喝水或吃东西,试图把异物冲下去,这都是错误做法。 预防永远比抢救重要,给三岁以下的孩子吃东西时,要把圆形水果切成小块,坚果类最好磨成粉,孩子吃东西时,大人必须在旁边看着,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看动画片。 家里的小物件要收好,尤其是纽扣电池这种危险品,一旦吞下去几个小时就能烧穿食道,玩具也要定期检查,那些容易脱落的小零件要及时处理掉。 “这狗子必须奖励终身VIP狗粮!通稿里说‘龙岩’的编辑得扣鸡腿啊,卡的是龙眼,不是福建龙岩市。” “看到孩子脸憋通红那段我心跳都停了!当妈后真的看不了这种新闻,万幸狗狗机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家长看孩子真的一秒都不能分心玩手机。” “啥叫通人性的狗狗?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转圈、呜咽、扒拉人,狗子把能用的报警方式全用上了,坚持才引起了主人注意,这智商简直成精了。” “虽然但是,妈妈确实大意了。自家院子也不是绝对安全屏障,小孩什么都往嘴里塞的年纪,视线离开一秒都可能出事儿。这次是万幸,下次可真不敢这么心大了。” “评论区别光顾着夸狗和批评妈妈了,重点不该是大家都去学学海姆立克急救法吗?黄金救援就几分钟,关键时刻能救命! 我娃小时候也被噎过,当时就是用这方法拍出来的,现在想想都后怕。” “过来人提醒,像龙眼、葡萄、坚果这类圆溜溜、容易卡住的东西,一定要弄碎了或者看着孩子吃。医院每年都接诊好多类似病例,不是每次都能这么幸运的。” “这狗肯定是来报恩的!经历过的人才懂,宠物有时候对家里小主人的状态异常敏感,它们真的是家人,是守护神。” “感觉爸爸出现得挺及时的,夫妻俩配合得也不错。这种突发状况下,家人冷静协作太重要了。” “提醒大家,发现异物卡喉,千万别盲目用手抠或者喂水喂饭,可能帮倒忙让东西卡更深!先判断情况,能咳嗽就鼓励咳,不行就赶紧用正确的急救法。” “看完新闻我立刻把我家那只会吃会睡的二哈踹醒了,同样是狗,差距咋这么大呢!” 在照顾幼儿时,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时刻警惕”和“让自己喘口气”?或者你家宠物有没有过这种“通人性”的暖心或救急时刻? 评论区聊聊吧! 信源:法治进行时
10月12日报道,广东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岁多的宝宝独自玩耍时抓起一颗龙眼塞进了
文史充点站
2025-10-14 11:59:41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