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投资了300多亿的半导体公司,要知道闻泰可是刚刚把所有旁枝业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14 10:38:38

荷兰冻结中国闻泰科技投资了300多亿的半导体公司,要知道闻泰可是刚刚把所有旁枝业务都卖了打算all in芯片产业的,这一下真的是釜底抽薪了! ​​2025年10月,当时荷兰企业法庭一纸裁决,直接暂停了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还任命了外籍董事接管关键决策权。 你知道闻泰为了这“all in芯片”的一步,赌上了多少吗?之前的闻泰可不是只做半导体的,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光是去年卖出去的手机代工订单就有几十亿营收。可张学政铁了心要扎进芯片赛道,去年一年就把消费电子板块的3家子公司、汽车零部件的核心工厂全卖了,到手的200多亿加上公司自筹的100多亿,一股脑全砸进了安世半导体——就是这次被冻结的这家公司,连研发团队的年终奖都提前发了,说“要让大家安心搞技术,咱们要做中国自己的功率半导体龙头”。 结果呢?钱投进去了,生产线扩了,连新的研发中心都在荷兰当地雇了200多个工程师,手续全得不能再全,荷兰法庭一句话就给掀了桌子。更讽刺的是,裁决书里写的理由是“存在技术转移风险”,可闻泰收购安世都快7年了,这些年安世的技术研发、产能规划全是按荷兰法律来的,连给中国工厂的技术支持都走的是正规授权流程,怎么突然就“有风险”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儿是“司法裁决”,分明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踩刹车——美国这两年把中国半导体卡得有多紧,荷兰作为盟友,早就不是第一次配合了,之前ASML限制光刻机出口,现在又拿闻泰开刀,本质上都是怕中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站起来。 张学政这两年在行业里的口碑,一直是“敢拼敢干的实干派”。有闻泰的老员工说,去年卖旁枝业务的时候,好多跟着他干了十几年的老部下都劝他“留条后路”,毕竟消费电子是稳赚的钱,可他拍着桌子说“咱们做企业不能只看眼前,中国半导体不能总被人卡脖子,功率半导体这关必须过去”。为了安世的研发,他每个月都要飞一趟荷兰,跟工程师一起泡在实验室,连女儿高考都没顾上陪——就这么一个把身家性命都绑在芯片上的人,突然被暂停职务,连公司的决策权都被外人拿走了,换谁能接受? 更要命的是,闻泰现在的处境太被动了。旁枝业务全卖了,手里就指着安世这棵“摇钱树”造血,现在核心资产被冻结,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全得停摆。有行业分析师算过,安世半导体去年贡献了闻泰近60%的营收,现在外籍董事接管后,大概率会放慢对中国市场的技术输出,甚至可能缩减研发投入——这对满心想着“突破功率半导体卡脖子”的闻泰来说,比直接亏300亿还难受。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只是没人想到荷兰会做得这么绝。前几年美国就逼着盟友“限制对华半导体投资”,荷兰虽然嘴上没明说,但对中企收购本土半导体公司的审查越来越严。闻泰2018年买安世的时候,还是荷兰政府欢迎的“外资引进项目”,现在说变脸就变脸,所谓的“市场规则”“司法独立”,在政治利益面前根本一文不值。那些之前吹“西方营商环境多优越”的人,这会儿怎么不说话了?合着中企合规投资的时候是“香饽饽”,一旦要搞技术突破,就成了“眼中钉”? 这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也是一记狠狠的警钟。不是说海外收购不可行,但把核心资产的命门放在别人手里,风险实在太大。闻泰的300亿,买的不只是一家公司,更是技术和产能,可现在说被冻结就冻结,连决策权都没了——这也提醒咱们,真正的“自主可控”,从来不是靠海外收购就能实现的,本土研发的根基必须扎得稳,不然再大的投入,也可能被人一句话掐断。 张学政现在肯定不好过,赌上了所有的“all in”,突然被釜底抽薪。但反过来想,这也未必不是一次清醒——中国半导体要走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别人越卡脖子,咱们越得咬着牙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