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揪心了!成都天府大道凌晨一声巨响,小米SU7撞后秒变“火球”,车门死死锁死,路人砸窗都救不出人,这场景看得人后背发凉! 超速、变道、车门锁死、迅猛起火,每个细节都威胁着驾驶员的安全,刚召回11.7万辆的小米又陷舆论漩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驾驶员操作不当?还是汽车的质量问题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综合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10月13号凌晨3点左右,成都天府大道上一辆小米SU7以120-150km/h的速度疾驰,结果前方网约车突然右转,SU7紧急变向失控剐蹭后瞬间冒烟起火! 更让人揪心的是,车门疑似无法解锁,多名路人徒手破窗失败,火势很快吞噬了整个车身,直到消防赶来才扑灭明火,目前驾驶员已经遇难!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有网友愤怒表示:“国家明确要求碰撞后车门得解锁,小米的隐藏式门把手连机械冗余都没有,没电就成死锁,这不是坑人吗?” 还有网友翻出旧账:“上个月刚因智驾隐患召回十多万辆,现在又曝被动安全问题,这是把车主的生命当儿戏吗?但还有网友理智分析,说:“时速都飙到150了,远超高速限速,再安全的车也扛不住不当操作,也不能全赖车企!” 咱们再来深入分析,网约车突然变道有错,但小米SU7的表现也疑点重重。国标要求碰撞后30分钟内不能起火,可它轻微剐蹭就秒燃; 低压系统本应该保障车门解锁,结果还是让救援者束手无策,这是不是设计本身出现了问题呢?更讽刺的是,车企天天宣传“性能猛兽”,却没教会用户在危急时刻,又该如何应对,也没给路人留下救援窗口! 从现场曝光的画面来看,路边连个破窗锤、灭火器都找不到,想救人都没工具,应急设施简直成了摆设! 有网友客观分析:比起争论谁的责任,更该补的是安全漏洞:车企得加机械门把手冗余,城市要布应急设备,驾驶者更得敬畏速度! 说到底,新能源车的安全从来不是“车企或用户”的单选题,而是车企造好车、路人有工具、监管有标准的必答题。希望这次事故能敲醒警钟:性能再炫,也得把“能打开的车门、烧不起来的电池”放在第一位! 那么针对此事,大家怎么看?
网传成都一小米SU7ultra事故后起火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6分
【9评论】【1点赞】
沈工
本来就是酒驾,150.节哀。
林蔚然
小米法院严查司机是否酒驾,毒驾,抽烟驾,玩手机驾,自动驾,喝水驾,吃东西驾,疲劳驾,说话驾…………共计15.6亿种驾驶法规,总有一条你会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