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曾跟一帮高级将领唠叨过:“没有毛主席的调度,哪来我们这些战绩?”[无辜笑] 真正让革命力量从分散走向统一的,正是毛泽东这样具有全局视野的掌舵人,他善于把不同特质的人才组合成黄金搭档,比如让严谨的刘伯承和果决的邓小平配合,在挺进大别山过程中,一个周密策划,一个坚决执行,形成了完美互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陷入低谷,罗荣桓当时并不出众,还因财务差错被质疑能力,但毛泽东从他细致的作风中看到潜力,毅然让他代理红四军政委,此后罗荣桓成长为杰出政工干部,证实了这个选择的远见。 1947年挺进大别山前夕,原定5月渡河的计划被毛泽东果断推迟,他指示先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再推进,刘邓大军遵照这个策略,发起鲁西南战役,28天歼敌约6万人,羊山集一战甚至惊动蒋介石亲临督战,仍以我军胜利告终。 虽然取胜,部队也付出巨大代价,当时弹药见底、士兵疲惫,刘邓向中央如实汇报困难,毛泽东敏锐判断必须立即行动,否则敌军将重整东线部署,他一边催促进军,一边派郭天民前去支援,最终实现战略转折,晚年刘伯承始终认为,这些胜利离不开毛泽东的整体调度。 毛泽东在其他方面同样知人善任,他选人只看才能品德,不论亲疏背景,连自己的亲友也从未特殊照顾。 抗战时期山东形势复杂,各方势力盘踞,毛泽东选派以勇猛著称的许世友前往,许世友不负重托,到任后迅速整肃当地武装,很快稳定了局面。 在经济战线,毛泽东重用精通财经的陈云,上海刚解放时物价飞涨,投机活动猖獗,陈云协助陈毅采取一系列精准措施,成功稳定市场,被誉为“经济战线的淞沪大捷”。 外交舞台上,周恩来以沉稳机智赢得国际社会尊重,从重庆谈判到新中国登上世界舞台,毛泽东始终放心让他全权处理外交事务,这种信任也成为新中国外交成功的重要基础。 毛泽东选拔干部从不拘泥于资历年龄,粟裕在抗战中展现出非凡军事才能,就被破格重用,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成为我军战史上的经典案例。 对于犯过错误的干部,毛泽东注重给予改正机会,西路军失利后,徐向前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毛泽东依然信任他,后续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继续委以重任,徐向前最终屡建奇功。 网友们敬佩不已: “看完真心觉得,毛主席看人太准了!罗荣桓管账出错,一般人肯定觉得这人不行,毛主席却能发现他踏实可靠——后来果然成了政工巨匠,这眼光绝了!” “刘邓搭配真是神来之笔!一个谨慎一个果断,互补得刚刚好,现在团队管理也讲究这种平衡,毛主席几十年前就玩明白了。” “细节感人!毛主席不光定大方向,连什么时候渡黄河、先打哪儿后打哪儿,都算得清清楚楚,这才是真·战略家,不是光喊口号。” “许世友在山东打开局面那段,看得热血沸腾!这种雷霆手段,确实需要狠人来执行,毛主席知人善任没话说。” “最佩服的是他对犯错干部的态度,徐向前西路军失败后还能被重用,说明毛主席更看重能力改正而不是揪着错误不放——这格局!” 如果你是团队领导者,从毛主席的用人哲学中,你学到最有用的一招是什么? 官方信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八路军129师的四巨头,地位有多高?“1937年8月25日凌晨,刘伯承低声对徐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