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温终于在缓解了,不热了,跟35度以上高温说再见了,其次降雨也是南走不少,这也说明了副热带高压的倔强已经“示弱”,同时,西北太平洋今年96W生成,有趋势发展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这又是要来我国? 的确,当下无论是谁,都指向了我国方向,这意味着我国沿海区域要警惕台风的活动,日本也已经给出了TD趋势,这升级还比较快。 同时,这个台风影响多大,其实也要看冷空气的情况,这都是具有关联性的,那到底如何发展?下面就详细看看。 超35度高温再见!更强冷空气准备 的确是热得太久了,我国今年的高温发展非常凶猛,不少区域是超长待机发展高温,35度以上都是常态化的模式,本来在10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要进入到入秋的模式,结果出现了延期,而且降雨也不多,导致了热上热的模式,本身今年高温也来的早,所谓的30天三伏天也是发生了巨变,根本就不止。 所以,大家一直都在等待冷空气,不过话说回来,入秋以来,我国冷空气还是非常活跃,结果副热带高压又出现了北抬,直接将冷空气拦在了北方,因为无法突破副高,下不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北方区域的降雨是连续不断的发展原因,冷暖气流就是在副高边界发展,大家可以看看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均出现了雨水不停的情况,而且这雨水还不弱,不是缠绵的秋雨,而是大雨,暴雨的居多。 这下大家明白什么问题了吧?副热带高压就是控制了所有的变化情况,这不,终于看到了冷空气南下,虽然先锋队并不那么强,但是我国南方区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气温下滑,加上降雨的走动,南方不少区域还出现了降雨,在福建,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均有雨水活动,虽然基本都是10毫米-25毫米,局部区域在25毫米到50毫米,但分散性的暴雨点还是不少,在50毫米+,这个就要注意短时强降雨活动。 而在这些残余,气旋冷空气发展之下,我国更强冷空气准备,按照趋势来看,预计在16日开启发展,并且南下,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先后下降4~8℃,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中南部的局部地区下降10℃左右,但会不会进一步变化,强不强还不明显,只是这范围是铺开了,预计我国华南区域都可能出现降温,这的确是“秋高气爽”的天气。 当然,这冷空气能不能大规模南下,还有两个重点,就是副热带高压会不会进一步南走,其次就是不全面撤退,如果台风过来了,还将带动冷空气的活动,这会加强冷空气的发展。 所以,台风也是关键,而且这会的趋势就是有影响我国的可能性。 96W生成:台风风神又要来我国? 的确,这个台风胚胎96W已经说过了,风速强度在15KT,相当于7.5m/s,而过后,它将出现增强趋势,日本也给出了低压发展趋势了。 按照EC的趋势来看,在最初北上之后,预计它要走巴士海峡,并且在19日达到1000hPa以下,过后,在21日的时候靠近我国东部方向,但不会登陆,这个时候恰好有一个副热带高压断层现象,过后本来要靠近,又出现了断层连接,就不会登陆了,一直延续南下。 但是,这也意味着对我国广东的风雨影响存在,因为距离太近,虽然不会登陆,其次大家可以看下时间,恰好也是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的时候,所以,要警惕雨水的极端化,如果台风过快吸收冷空气,那实力也会减弱很多,这就是变数问题。 而从GFS的情况来看,认为在15日左右发展出来,并且快速增强,GFS预计在21日的时候,还是在巴士海峡附近达到巅峰,并且给出了927hPa气压值,过后可能靠近我国台湾登陆,然后南下,基本上跟EC是保持一样的路线,这说明了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都有可能受到外围风圈的影响,其次还是跟上面以上,这个时候冷空气南下,可能引发极端性的转变,要注意一下。 南下之后,就快速减弱,这比EC消失快很多,这说明了台风对冷空气的吸收力更强。 当然,除了台湾登陆的趋势之外,其他也没有了,也有可能擦肩而过,智能数据变化不大,包含了EC,GFS的情况,还是属于分散模式。 当下GFS,EC的状态路径,基本上都比较相识,具体的话,继续观察,但是指向我国方向没有改变,影响不影响还要看冷空气等问题,这复杂性变大了,我国预警17日前后,西北太平洋面还将可能一个台风生成,并逐渐向巴士海峡到菲律宾吕宋岛以东海域靠近。 复杂性较强,都是息息相关 对于台风,降雨,冷空气的发展,大家都看出来,都是存在相互的关系,所以,到底发展如何,这个都要看后续的情况。 但猫哥还是要强调一下,这种情况有可能引发极端性的转变,在冷空气南下,配合台风的发展,这种容易触发意想不到的天气。 所以,后续重点注意台风,冷空气的转变,而终究如何转变,也还要看一下副热带高压,这是很复杂,多重因素将带来天气变化,后续近一点再来看转变。
北方正在变成长江以南?气候彻底变了!这个秋天,北方人集体懵了。国庆刚过,一场
【2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