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

漫聊小知识 2025-10-13 10:47:54

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加起来还大,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稀土,按理说守着这金山银山,日子不该差。可问题是,这些宝贝疙瘩运不出去。 首先得说老天爷给的先天限制,蒙古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矿产要卖出去只能靠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邻国的交通网,相当于脖子被人攥着,可他们自己还不珍惜。 就说交通设施吧,花五万亿图格里克修的塔旺陶勒盖煤矿到边境的铁路,本指望能多运点煤,结果每吨运费要17.97美元,比公路运输还贵2美元多,后来查才知道,矿区周边十几公里的短途运输费都能炒到上百万图格里克,简直是抢钱。 政府好不容易下命令把运费从百万图格里克降到几百图格里克,负责出口的国企ETT公司居然敢不听,偷偷续了高价运输合同,还故意给中国企业使绊子,装个煤要先送实验室检测两天,装车后还要反复折腾,硬生生把交货拖慢四天,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砸自己饭碗。 更让人费解的是他们的政策反复无常,完全没个准谱。澳大利亚力拓集团接手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那可是世界第六大铜矿,光伴生的黄金就有1328吨,结果蒙古国一会儿说没钱承担成本,一会儿又拿环保当借口叫停项目。 力拓前后掏了70亿美元摆平麻烦,他们又突然禁止把铜矿卖给中国——要知道中国既是最近的市场,又是最大的买家,舍近求远根本不现实,最后这项目就这么搁着,铜矿烂在地下换不成钱。 2012年还干过突然终止加拿大企业项目的事,搞得现在外资都怕了,谁愿意去一个政策说变就变的地方投资?2024年矿业投资环境评分才52.2分,政治稳定性更是只有45.9分,这样的环境谁敢砸钱修铁路、建口岸? 他们总想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觉得靠美日欧能绕开中俄,可实际就是自寻死路。 矿产运输高度依赖中国的边境口岸和铁路网,中国占了他们出口额的57%,光煤炭就96%卖给中国,结果还动不动就搞点小动作。 2023年突然叫停珍宝塔本陶勒盖煤矿对中国的销售,非要改成国内拍卖,直接让煤炭贸易量降了20%,自己财政收入跟着掉,最后还是得回头求中国买。 这种又想赚钱又要摆架子的心态,把最靠谱的合作伙伴晾在一边,到头来只能自己受穷。 内部的腐败和利益集团更是把路堵死了。蒙古国的矿业许可证大多被政治精英攥着,普通企业根本没机会,外资进来还得受不公平竞争。 ETT公司之前就因为不透明的运输招标闹出多起煤炭腐败案,政府把运输权交给交通部才切断黑链条,结果没多久又故态复萌,故意让铁路空着不运煤,背后全是利益输送在作祟。 韩国有家公司甚至因为许可证问题直接濒临破产,可见这水有多深,这些人只顾着自己捞钱,哪管国家能不能把矿产运出去,老百姓过得好不好。 老天爷也不怎么待见他们,地理气候条件把运输难上加难,蒙古国80%的国土都面临沙漠化,年均降水量还不到50毫米,采矿本来就破坏植被,一刮风全是沙尘暴,2024年就有17次强沙尘过程,能见度不到500米,公路铁路都容易被埋。 到了冬天更要命,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能持续小半年,2025年初乌兰巴托周边都降到零下42.3度了,暴风雪一来交通能断三天三夜,矿产堆在矿区冻成硬块,想运都运不了。 更头疼的是缺水,采矿需要大量水,可他们很多矿区都在干旱地带,连开采都受限,更别说加工运输了。 经济结构单一又把自己逼进了死循环,蒙古国86%的外贸收入都靠煤炭,GDP里一大块是矿业贡献的,可他们只会卖原煤这种初级产品,连洗选加工都不会,附加值低得可怜。 国际市场煤价一跌,他们财政立马见底,2023年就因为煤价下跌被迫调整预算,2024年GDP才235.86亿美元,还不如我国鄂尔多斯一个市。 更糟的是外债还在疯涨,2025年二季度都到396.1亿美元了,同比涨了12.7%,赚的那点钱还不够还利息,哪有钱修铁路、改善运输? 最可惜的是这些问题早有端倪,却没人真心解决,政府换了一茬又一茬,政策跟着变来变去,今天说要搞基础设施,明天又去折腾"第三邻国",连矿业投资报告都明确说了要改善交通和政策稳定性,可就是光说不练。 牧民因为采矿丢了牧场,进城又没工作,贫困率居高不下,而少数人靠着矿产腐败发大财,社会矛盾越来越深。 明明握着能变钱的金山,却因为交通差、政策乱、腐败多,把路全堵死了,矿产运不出去,经济就活不了,这日子能不难吗? 说到底,蒙古国的难不是没资源,是自己把运输的路、合作的路、发展的路全都走窄了。 要是能踏实跟邻国合作,把交通修通,把政策稳住,清理掉那些吸血的利益集团,别说运矿产,就是搞深加工都能赚钱,可现在这样内耗下去,再多的宝贝也只能烂在地下,实在让人可惜。

0 阅读:210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