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58岁的张之洞身体抱恙,下属赵茂昌送来的几根人参。张之洞服用后接连让

炎左吖吖 2025-10-13 09:52:45

1895年,58岁的张之洞身体抱恙,下属赵茂昌送来的几根人参。张之洞服用后接连让妻妾生下9个孩子。不料,张之洞得知人参配方后,竟对赵茂昌拳打脚踢,大骂他用人参毁了自己的名声。 在江南,张之洞正在官署翻看着脉案。 这位58岁的封疆大吏,此时被隐疾折磨得寝食难安。 他望着洋务奏折,又忽然想起了二十年前禁烟时,他立誓要“必除鸦片之毒”的狠劲。谁 可能想到,如今竟有人用鸦片做局,要毁他半世清誉。 张之洞1837年生于贵州,16岁中秀才,27岁考中探花,入翰林院时已是名动京城的“清流才子”。 彼时鸦片战争刚过,他目睹国势衰微,文章里常写“欲补天裂”。 1881年任山西巡抚,他见遍地罂粟,痛心疾首:“烟毒不除,国无可用之民!” 随即颁布《禁种罂粟章程》,派官员查铲烟苗,逼烟农改种玉米、棉花,甚至自掏腰包设戒烟局,帮烟民戒断。 可“补”的代价是身体的透支。 1884年中法战争,他调任两广总督,在广州城头督战月余,咳血的帕子攒了半抽屉。 1889年转任湖广总督,办汉阳铁厂、枪炮厂,每日蹲在工棚看工匠锻铁,寒风里站得双腿发肿。 到了1895年,他时常头晕目眩。 这位“补天者”,自己先亏了元气。 下属赵茂昌盯上了张之洞的隐疾。 这个跟随他十余年的心腹,早摸透了主子的脾气。 张之洞厌恶虚浮,却极重情义。 痛恨鸦片,却因操劳暗羡“精力充沛”的同僚。 一日酒后,张之洞望着空荡荡的后宅叹气:“我膝下空虚,连个承继香火的人都无。” 赵茂昌将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 他四处打探“补身秘方”,最终从广州洋行弄来几瓶“补肾强精”的西药。 怕张之洞嫌“西洋之物”不洁,便谎称是“海外采买的野山参”,需浸泡三年方显药效。 张之洞信了。 他总觉得“祖传”二字,比洋药干净。 第一碗药汤喝下去,他竟整夜安睡,次日批公文时手不抖了。 三个月后,最宠爱的三姨太传喜讯有孕了。 张之洞又惊又喜,赏了赵茂昌百两银子。 此后十年,赵茂昌每月按时送药,张之洞的药罐里换成了“野山参片”,妻妾陆续生下九个孩子,连64岁老来得子都有了。 张家祠堂的香火,终于旺了。 1895年的某个清晨,张之洞听见门房闲聊。 “您瞧大人这精神头,比十年前还足!” “可不是?听说赵师爷送的野山参,是用鸦片泡的。” 他的手猛地一抖,茶盏摔在地上。 追查的结果让他浑身发冷。 原来赵茂昌所谓的“祖传秘方”,不过是从洋行买的西药粉,掺在鸦片膏里浸泡人参。 这些年他喝的“补药”,早把他变成了“隐君子”。 更讽刺的是,他曾在山西禁烟时抓过吸鸦片的官员,骂人家“猪狗不如”,如今自己却成了“鸦片客”。 张之洞一脚踹开赵茂昌的房门。 这个平日里巧言令色的心腹,此刻跪在地上直磕头:“大人,我也是见您为国操劳。” “滚!”张之洞抓起案头的镇纸砸过去,“我张之洞一生唾弃鸦片,到头来被人当猴耍!传我将令,府中剩余‘人参’全烧了!再让湖北巡抚彻查,所有沾过这药的人,一律革职!” 仆人们抱着燃烧的“人参”退下,烟雾里,张之洞望着墙上“中体西用”的匾额,忽然想起山西烟农跪谢他禁烟时的模样。 原来最该被禁的,是自己心里的贪念。 这件事,传进了晚清浑浊的官场。 有人在背后嚼舌根:“张香帅禁烟是假,自己偷吸是真!” 更有人把他的“老来得子”和“鸦片秘方”编成段子,茶楼酒肆里传得沸沸扬扬。 张之洞没辩解。 他一面让幕僚收集证据,证明自己“不知情”。 一面更拼命地做事,主持制定《鸦片专卖章程》,推动全国统一禁烟。 他知道,清誉受损易,挽回难。 但比起个人名声,他更在乎自己推动的洋务、教育、禁烟,能不能为这个垂危的王朝续上口气。 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在京寓所病逝。 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说:“我一生办了些实事,唯这‘补药’丑事,是心头刺,往后做人,莫学我贪一时之快。” 他的遗产,是汉阳铁厂的钢水、自强学堂的书声,是山西遍地的玉米地,更是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清醒。 即便被“补药”蒙尘,他仍是那个痛恨鸦片、一心补天的张之洞。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读张之洞的一生,就是在读中国百年历史)

0 阅读:307

评论列表

Tigervista

Tigervista

4
2025-10-13 15:48

那会72算高寿了

无名

无名

1
2025-10-13 16:24

AI文有逻辑混乱的地方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