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芬德拉》播完三个月,粉丝还没缓过来,剧组就递来了电影剧本。 不是续集,不是番外,是阿里影业的1.8亿大制作《流火》,讲两个女孩十年没见,再重逢时,一个成了医生,一个在逃债。 剧本里没有狗血,只有沉默的拥抱和没说出口的“对不起”。 郭宇欣和刘萧旭,被制片人点名像“新版七月和安生”。 可她们自己,连合同都没签。 一个在准备艺考题材网剧,一个马上进组拍刑警片。 档期撞得死死的,谁先让步,谁就得放弃眼前的机会。 经纪公司说,得先“围读”,看两个人坐在一起念台词,有没有那种“一眼就懂”的默契。 粉丝在杭州见面会哭到说不出话,不是因为演得好,是因为她们演得太像真的了。 那场戏,她们抱着哭,台下有人喊“别走”,结果她们真停了三秒,眼泪又掉下来。 现在,她们成了优酷和阿里影业的“青跃青年大使”。 哪怕最后没演成《流火》,镜头也不会少。 广告、路演、访谈,全排满了。 她们的流量,已经不是短剧能装得下的了。 可有人担心,情绪还没从“盛夏”里抽出来,又被塞进新的故事里,会不会撑不住? 电影圈的老人说,短剧的表演像爆米花,一口一个,甜得快,也腻得快。 电影要的是细火慢炖,一勺汤里得有十年的盐。 所以,他们要先让两个人,跟戏剧指导关起门来,写人物小传,聊童年,谈背叛,说原谅。 不是试戏,是试人。 10月底,工作坊开始。 如果她们能坐下来,聊到凌晨三点,聊到其中一个突然说:“我其实也恨过她。 ”——那这戏,就成了。 如果她们只是礼貌微笑,点头说“好”,那就算剧本再好,也拍不出那种,只有彼此才懂的伤口。 粉丝说怕“戒断反应”,其实怕的不是角色走不掉。 是怕她们演得太真,真到连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戏,哪些是命。 而真正的演员,不是演完就走。 是演完之后,还能活得像自己。
《盛夏芬德拉》播完三个月,粉丝还没缓过来,剧组就递来了电影剧本。 不是续集,不是
星星之火光
2025-10-12 22:16:28
0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