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对义和团的评价最为深刻,无人能出其右,这段话出自1967年4月他老人家《对

轩叔观察 2025-10-12 12:27:03

毛主席对义和团的评价最为深刻,无人能出其右,这段话出自1967年4月他老人家《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所加的一段话》。[无辜笑]   1898年山东冠县梨园屯的教堂地基争端,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导火索,当地村民与天主教会因土地产权问题爆发冲突,梅花拳师赵三多受邀助拳,将组织改名义和拳,这个原本习武强身的民间结社,在民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逐渐从“反清复明”转向“扶清灭洋”的政治立场。   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始终摇摆,山东巡抚张汝梅首倡“化拳为团”的招抚策略,继任者毓贤默许反洋教行动,当列强以军舰施压后,新任巡抚袁世凯采取铁腕镇压,迫使义和团向北转移,这种政策反复折射出清政府在内外夹缝中的统治困境。   1900年春夏之交,局势急剧变化,慈禧太后与端王载漪等守旧势力决定借助义和团对抗外国压力,6月21日清廷对外宣战,允许拳民大量涌入京城。随之发生的焚毁教堂、拆毁铁路、围攻使馆等事件,导致二百余名外国传教士和大量中国教徒遇难。   八国联军迅速集结两万兵力,由天津登陆向北京推进。8月14日京城陷落,慈禧携光绪仓皇西逃,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4。5亿两白银,并允许外国在京畿要地驻军,曾经被利用的义和团众,在清廷与联军的联合镇压下惨淡收场。   这场运动虽然失败,却深刻揭示了民间力量的巨大潜能,英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事后分析中预言,这场运动预示着“觉醒中的中国”必将崛起,德国元帅瓦德西也承认,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久统治这个蕴含强大生命力的民族。   义和团与随后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存在内在关联,它既是传统农民战争的尾声,也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先声,运动中展现的排外情绪,既反映了民众对殖民压迫的本能反抗,也暴露出对现代文明的认知局限。   这场运动留给今人的思考,民众自发力量需要与先进思想结合才能发挥建设性作用,在珍视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当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与民族发展仍具有启示意义。   网友们感慨万千: “义和团就是一群被逼急的老百姓,没枪没炮只能靠血肉之躯硬刚,虽然方法原始,但那种反抗精神是真的燃!”   “清廷简直又当又立,需要的时候利用义和团,失败了就甩锅,真是教科书级的坑队友。”   “说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别忘了那时候洋人占土地、欺压百姓,换你你不反抗?历史不能光用现代眼光批判。”   “德国瓦德西和英国赫德居然都肯定义和团?连对手都佩服,说明这场运动确实打疼了他们。”   “最惨的还是普通百姓,被清廷忽悠、被列强屠杀,最后赔款的‘庚子赔款’还不是老百姓买单?”   “没有义和团,可能中国早就被列强瓜分完了!虽然失败,但拖住了帝国主义野心,给后来革命铺了路。”   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会加入义和团吗?   官方信源:中国国家档案馆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风暴海燕

风暴海燕

2
2025-10-12 12:54

试错,试错,在曲折中前进。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