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到美国,都希望得到美国

如梦菲记 2025-10-12 10:51:03

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国际威望非常高!但是你会发现各国领袖到美国,都希望得到美国尊重,但到了中国,都希望得到中国的钱,但他们骨子里对美国是怕,对中国是贪,却一点儿都不怕!你们不奇怪吗?无论大国小国都是如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发展到今天,GDP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高铁里程占全球三分之二,这些数字足够亮眼,但国际舞台上有个挺扎心的现象:各国领导人去华盛顿,想的是别惹麻烦,争取被平等对待;来北京呢,盘算的是能拿多少投资,签几个大单子。   这种反差背后藏着的心理,值得琢磨,美国让人发怵,靠的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强制力,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不是摆设,哪个地区出问题,航母战斗群说到就到。   更狠的是金融武器,控制着SWIFT系统,美元结算就是它的命门,2014年俄罗斯被踢出部分SWIFT通道,卢布当天暴跌12%,欧洲那些老牌国家也不敢硬顶,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想跟伊朗做生意,美国财政部一个传票,立马就怂了。   这种杀伤力摆在那儿,谁敢不掂量掂量分量,中国走的路子完全不同,修路搭桥给贷款,真金白银砸下去帮别人搞基建,埃塞俄比亚的亚吉铁路通车后,当地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了40%。   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从荒滩变成现代港口,带动了整个俾路支省的就业,这些项目确实改变了很多国家的面貌,也赢得了不少掌声,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帮得太实在了,反而让一些人形成了惯性思维:中国好说话,占点便宜也没事。   最明显的例子在东南亚,某些国家一边从中国进出口银行拿低息贷款修基础设施,一边在南海问题上跟着美国起哄,菲律宾前几年就是这样,杜特尔特刚卸任,新政府马上转向,既想保住中国的经济援助,又要讨好华盛顿重新开放军事基地。   立陶宛更离谱,刚跟中国签了农产品出口协议,转头就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最后被中国海关暂停进口,才知道踢到铁板,这种操作背后的逻辑很简单:美国翻脸是真动手,中国翻脸顶多是警告。   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打前,法国德国公开反对,小布什政府直接把它们踢出重建工程招标名单,几百亿美元的肥肉一口都捞不着,这种教训摆在那儿,谁还敢轻易挑战美国底线。   反观中国,即便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也更倾向于通过对话施压,这当然体现了我们的克制和大国风范,但客观上也让一些国家误判了代价,不过话说回来,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学美国那套。   动不动就制裁拉黑,短期内能镇住人,长期看是在消耗信用,美国现在到处甩大棒,盟友都开始离心离德,欧盟搞《芯片法案》对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沙特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这些都是信号。   靠威胁维持的秩序注定不稳固,早晚有反噬的一天,中国需要调整的不是态度,而是策略,合作可以继续深化,但规矩必须立起来,贷款可以给,但项目要透明审计;市场可以开放,但核心技术不能用来威胁我们。   外交支持可以争取,但主权问题没有谈判余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教训已经够深刻,债务陷阱的锅不该中国背,但类似的风险确实需要防范机制。   更重要的是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善意有边界,去年所罗门群岛签安全协议,澳大利亚跳出来威胁,中国外交部直接怼回去“轮不到你指手画脚”,这种态度该有。   波罗的海三国在涉华问题上老跟着美国跑,中欧班列绕道走,经济损失让它们自己扛,这些动作不大,但信号很明确:占便宜可以,踩红线不行。   说到底,国际关系从来不是慈善事业,美国用了七十年时间让全世界记住它的拳头,中国不需要复制这条路,但也不能让人觉得好欺负。   真正的尊重来自实力和原则的结合,既有合作的吸引力,也有维护利益的决心,当各国领导人来中国不只是想着要钱,还得掂量掂量规矩的时候,那才是平等对话的开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57

评论列表

陆上大老虎江中小白龙

陆上大老虎江中小白龙

1
2025-10-12 12:10

货币主要还是看购买力。说其他的都是虚的。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