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做梦没料到,一度和俄罗斯反目的阿塞拜疆,竟然再次选择了和俄罗斯握手言和。对于阿塞拜疆被击落一事,莫斯科做出了解释,并将问题归咎于当时飞过俄空域的乌克兰无人机。 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从巴库飞往格罗兹尼的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坠毁,当场造成38人死亡,29人幸存,这可是阿塞拜疆近年来最严重的空难之一。 事故刚发生时,阿塞拜疆一口咬定客机是被俄罗斯防空导弹击落的,阿利耶夫甚至放话要把案子提交国际法庭,两国立马冻结了部分外交活动,连文化合作都停了,那架势像是要彻底撕破脸。 泽连斯基当时估计偷着乐,觉得终于能拉个帮手给俄罗斯添堵,毕竟之前6月俄罗斯刚在叶卡捷琳堡逮捕了50多名阿塞拜疆裔人员,8月俄轰炸敖德萨时还波及了阿塞拜疆的石油设施,两国矛盾早就堆成了山。 可没想到,2025年10月9日普京和阿利耶夫在杜尚别的会谈,直接给这事儿画上了个和解句号。普京一开口就先道歉,还把调查细节摆得明明白白。 事发当天有三架乌克兰无人机侵入俄领空,防空部队处于紧急防御状态,两枚导弹虽然没直接命中客机,但爆炸碎片波及了机身,当时地面部门还建议机组迫降,是飞行员决定返航才酿成悲剧。更关键的是,普京承诺会全额赔偿,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阿利耶夫当场就松了口,说感谢普京提供的信息,相信调查会客观公正。 这波操作看似是俄罗斯给了台阶,实则是阿塞拜疆借坡下驴,真要闹到国际法庭,耗个三五年不说,最后可能连赔偿都拿不到,还得把和俄罗斯的关系彻底搞僵,这笔账太不划算。 当然,光靠一个道歉可不够让阿塞拜疆回头,真正的核心还是利益绑得太紧。阿塞拜疆是个能源出口型国家,天然气就是它的经济命脉,而俄罗斯恰恰是能源领域的老大哥。2025年4月俄罗斯和伊朗敲定的天然气输送项目,就是经阿塞拜疆过境,年输送量达18亿立方米,这意味着阿塞拜疆躺着就能赚过境费。 更别提阿塞拜疆自己每年还要从俄罗斯进口近 10 亿立方米天然气,虽然欧盟嘴硬说这些气只供阿国内消费,但明眼人都知道,阿塞拜疆每年向欧洲出口 1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少了俄罗斯的补充根本撑不起来。要是真跟俄罗斯翻脸,天然气供应断了,欧洲的订单得黄一半,国内经济就得跟着崩,这种赔本买卖阿塞拜疆可不会做。 地缘政治这盘棋更是让阿塞拜疆不得不向俄罗斯低头,泽连斯基之前之所以觉得有戏,是因为美国确实在拉阿塞拜疆,2025年8月特朗普还在白宫主持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三边峰会,把“赞格祖尔走廊”的99年开发权都给了美国。这条走廊能连接阿塞拜疆本土和纳希切万飞地,看着是块肥肉,但美国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拿到开发权后根本没实质性投入,反而想把这里变成围堵俄罗斯和伊朗的前哨。 阿塞拜疆心里门儿清,美国这是把自己当枪使,真要是跟着美国反俄,俄罗斯只要在纳卡地区动点手脚,就能让它坐立难安。要知道2020年纳卡停火全靠俄罗斯调停,2023年阿塞拜疆能完全控制纳卡,也离不开俄罗斯的默许,要是俄罗斯转而支持亚美尼亚,之前抢来的地盘都可能保不住。 所以说,阿塞拜疆跟俄罗斯握手言和根本不是意外,而是算清了利弊后的必然选择。泽连斯基只看到了两国的矛盾,却没看透利益的捆绑有多牢固,能源要靠俄罗斯,地缘安全也要靠俄罗斯,真跟俄罗斯翻脸才是自寻死路。 那个乌克兰无人机的说法,不过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毕竟大家都清楚,比起追究谁的责任,保住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泽连斯基盼着能拉阿塞拜疆入局的心思,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发现,普京后悔了,去年12月阿塞拜疆客机出事那会儿,俄罗斯还把责任往乌克兰推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