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流失,美国豆农陷入空前危机 2025年秋,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迎来丰收,

边关军事 2025-10-11 20:48:48

中国买家流失,美国豆农陷入空前危机 2025年秋,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迎来丰收,田野金黄却难掩豆农的焦虑。中国,这个占美国大豆出口超半数的最大买家,已连续数月未订购任何美国大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0%关税,使其价格竞争力骤降,买家迅速转向巴西和阿根廷。据美国大豆协会数据,今年1至8月,中国采购美国大豆仅2亿蒲式耳,较去年同期10亿蒲式耳暴跌80%以上。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9美元以下,库存积压超700万吨,部分农民面临破产边缘。在伊利诺伊州,农场主约翰·史密斯站在堆满大豆的仓库前叹息:“豆子卖不出去,我们快撑不下去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警告,若不能迅速与中国达成协议,大豆市场恐遭遇“血洗”。中国市场去年为美国贡献126亿美元出口收入,其流失对依赖出口的豆农无异于“灭顶之灾”。更严峻的是,贸易战冲击远超大豆,玉米、小麦、猪肉等出口也遭中国清零,2025年农业贸易赤字预计高达470亿美元。农场破产率飙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化肥、种子和设备成本上涨12%,高利率进一步压缩利润,许多家庭农场被迫裁员、卖地甚至退出农业。为缓解危机,特朗普政府计划动用100亿至150亿美元关税收入补贴农民,但批评者称此举只是“创可贴”,难以挽回市场流失的长期损失。农民们在X平台上愤怒发声:“我们不是贸易战的棋子!”中西部农场州作为特朗普的铁杆票仓,2026年中期选举前的不满情绪高涨,政治压力与日俱增。中国则加大从南美进口,巴西大豆占其进口70%以上,创下出口纪录。全球供应链承压,若南美遭遇干旱或洪水,全球粮价可能飙升。美国尝试开拓印度、越南等新市场,但越南仅签14亿美元订单,尼日利亚进口6.4万吨,远难填补中国真空。这场“豆子危机”不仅重创美国农业,还引发多米诺效应:农村经济衰退,农业供应链多元化加速,南美崛起为新霸主。分析人士预测,若无协议,美国农业或永久丧失中国市场份额,年损失超590亿美元。11月中旬的中美经贸会谈成为关键,豆农们迫切呼吁:“我们需要协议,而非怜悯。”这场危机不仅是农产品的较量,更是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考验着美国农业的韧性与政府的抉择。

0 阅读:1

猜你喜欢

边关军事

边关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