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绞刑时刻:身子在抽搐、挣扎,周围观刑者高喊多吊3分钟 2006年巴格达鲁巴伊的办公室,萨达姆塑像立在角落。塑像脖子套着绞索,是当年处死他用的那根。鲁巴伊路过时总要看一眼,想起行刑那天的太阳。 “他毁了很多,也曾给过伊拉克希望。”他偶尔自语。桌上摊着的老照片,是1980年代巴格达的街景。 1985年巴格达小学,孩子们捧着免费课本朗读。校门口的公告栏写着“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家长们说“要不是萨达姆,孩子哪能读书”。 街对面的医院里,老人看病不用掏一分钱。那时的石油收入,大多用在了民生上。 1991年伊拉克医院,护士翻遍药柜找不到青霉素。“制裁开始后,药品就断了。”医生叹气说。街头的商店关了一半,人们排队买面包。 萨达姆的画像还挂着,却少了人驻足观看。哈拉布贾村的事传开后,骂声渐渐多了起来。 2003年提克里特郊外,地洞的入口藏在羊圈后。美军掀开石板时,萨达姆正啃着干面包。“我是伊拉克合法总统。”他语气平静,没反抗。 被押上直升机时,他望着下面的沙漠,眼神复杂。那时他或许在想,自己的时代要结束了。 2006年审判庭,法官念到哈拉布贾村的罪行。萨达姆突然拍桌:“那是为了国家稳定!”旁听席上的鲁巴伊攥紧拳,想起狱中的日子。 “三次入狱,每次都差点死在他手里。”鲁巴伊后来回忆。审判结束时,萨达姆被带出法庭,还在喊着口号。 2006年行刑室,萨达姆被绑着走向绞刑台。“你们不敢单独面对我。”他对周围的人说。鲁巴伊亲手扳动开关,绞架却没反应。“再试一次!”有人喊,第二次终于成功。 摄影师马塞迪拍下他抽搐的样子,手在发抖。 2015年巴格达街头,武装人员的检查站随处可见。老人牵着孙子绕路走,怕遇到冲突。“以前晚上能逛夜市,现在天黑就锁门。”老人说。 商店门口的招聘启事贴了半年,没人来应聘。有人在墙上画萨达姆的头像,很快被涂掉。 2020年伊拉克难民营,年轻人围着手机看新闻。“听说以前能上大学,还能找份好工作。”有人说。帐篷外的联合国救援车刚到,人们涌上去领物资。 一个孩子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父亲没说话。难民营的广播里,偶尔会提到萨达姆,有人沉默,有人骂。 如今,鲁巴伊早已退休,办公室的塑像还在。如今的伊拉克,还陷在混乱里,没找到出路。街头的武装检查站多,行人走过都放轻脚步。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在家待着,眼神没光。 偶尔有人聊起过去,会说 “至少那时有饭吃”。却没人想真正回到独裁时代。这个曾因石油富起来的国家,还在等真正的和平。 主要信源:(央视国际——萨达姆刑前:“没有我的伊拉克一文不值”(组图);央视国际——伊拉克播绞刑录像镜头 萨达姆拒绝说出临终愿望)
萨达姆绞刑时刻:身子在抽搐、挣扎,周围观刑者高喊多吊3分钟 2006年巴格达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11 18:47:3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