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发表双十讲话之际,“台独”爪牙被拔除,大陆措辞极为罕见 10月10日,赖清德在“双十讲话”中再次老调重弹,一边高喊“团结台湾”,一边对大陆火力全开。可尴尬的是,广场上空位密布,不少现场镜头都拍到台下民众或坐或走神,甚至低头刷手机。这个画面,比任何一纸声明都清楚地说明了一件事:赖清德喊得再响,也换不回民心。 他在讲话中极力渲染“大陆威胁”,宣称要“靠实力争和平”,还抛出一项惊人的防务预算计划,到2030年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 如果按当前台湾经济规模来算,这笔预算将吞掉财政支出的近四成。 而民间测算更扎眼:这笔钱能建20座大型医院,或供全台中小学生吃20年营养午餐。 赖清德嘴里的“和平”,是要用民众的医疗和教育去换。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历史的刻意歪曲。 他全程避谈“二战胜利”,用“终战80周年”来替代,并公然挑战联合国2758号决议,妄称“中国不能代表台湾”。 这番言论无疑是对国际共识的挑衅,更是对战后秩序的否定。赖清德不是不知道这条红线,只是他根本不在乎。 大陆方面的回应,来的比以往更快,也更重。 10月10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罕见地使用“三重标签”定义赖清德: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战争制造者。 几乎同时,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也发声,直指赖清德的讲话充满对抗意图,称其“冥顽不化”,并明确提出,大陆对其“已不抱希望”。 当大陆官方不再使用策略性模糊,而是直接表达“已无期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耐心已尽,后果自负。 就在赖清德讲话前夕,大陆国家安全机关接连披露打击“台独”渗透的新进展。 一家名为“王氏研创艺术公司”的台湾机构被查出长期从事反宣破坏活动,背后正是台军情局三处的中校情战官。 这些人,过去或许只在情报档案中存在,如今却被点名、被曝光。从“地下”到“地上”,大陆已经开始将“台独爪牙”一一揪出。 更关键的是,这些打击动作并不孤立,而是与整个战略态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过去,大陆对“台独”分子的处理多采取警示与劝返,如今则是“谁动手,谁付代价”。 国台办明言:“‘台独’分裂一次,大陆反制就进逼一步。”这不是说说而已。 从“海峡雷霆”军演到海警常态巡查,从法律反制到情报打击,大陆的反制体系已具备递进式打击能力:进逼、慑封、毁瘫、锁控,步步进逼,环环相扣。 赖清德的困境还不止于此。岛内经济持续低迷,9月制造业PMI再度收缩,景气信号亮出“衰退蓝灯”。 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滑落至32.7%,两岸政策的不满意度高达63%。 更尴尬的是,连民进党的铁票区也开始摇摆。昔日最稳的云嘉南、高屏,如今也有超过一半的民众对其施政表示不满。 而在“大罢免”风暴中,国民党与民众党以32:0的票数,彻底粉碎了赖清德谋划中的政治清算。 这一战,不只是党内派系的分裂,更是铁票松动的信号。 赖清德想靠“外部威胁”来凝聚岛内人心,可现实是,他越喊“大陆威胁”,就越暴露自己的执政失败。 国际上,大陆也在同步推进“去台官方化”的外交攻势。 针对赖清德挑战2758号决议的言论,大陆明确警告建交国不得与台当局发生任何官方往来。 背后释放的信号很清楚:谁挑战一中,谁就要付出代价。而对那些试图“以台制华”的外部势力,大陆也亮明底线:这条路,走不通。 但即便局势趋于紧张,两岸民间的交流却保持了一定韧性。 数据显示,2024年台湾赴大陆游客占出境总人次的16.4%,大陆依然是台湾第二大出境旅游目的地。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民想和平,想交流,不想战争。赖清德口口声声代表台湾,可真正的台湾民意,却正在用脚投票。 时间点也不容忽视。2025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赖清德选择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挑战联合国决议、否定“一个中国”,无疑是在与历史对抗。 而大陆则正借此时间窗口,强化“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法理与历史叙事。历史从来不会被抹去,只会被重申。 赖清德或许以为,用更激进的语言、更多的军费、更高调的对抗,就能赢得岛内支持、博得国际关注。 但现实是,“台独”越叫嚣,大陆的反制越常态;“台独”越挑衅,大陆的打击越精准。这场博弈,不是语言上的游戏,而是实力与意志的对撞。 大陆已不再遮掩立场,不再隐藏决心。赖清德每走一步,大陆就逼近一步;“台独”每张一次嘴,反制就升级一次。
赖清德发表双十讲话之际,“台独”爪牙被拔除,大陆措辞极为罕见 10月10日,赖清
地缘历史
2025-10-11 16:5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