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有多猛?公元905年,他设宴请客,席间突然翻脸,把大唐九个亲王全砍了,转头又把宰相裴枢等三十多名大臣捆成串,扑通一声全踹下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干完这事,他扭头就篡了唐朝的江山。 那要是朱温的发家史,简直就是一部乱世生存教科书。 要知道他原本不过是安徽砀山的一个穷小子,在年轻时跟着黄巢造反。 后来见风使舵,投降唐朝后反而混得风生水起。 该说不说的这人打仗确实有一套,心狠手辣,敢打敢拼。 当时曾有个经典故事:说是有次他被敌军围困,粮草断绝,没想到他居然下令把伤兵杀了当军粮,真是个狠人。 朱温的狠,并非天生就有,而是被晚唐的乱世逼出来的。他出身的砀山县,在唐朝末年常年遭遇水旱灾害,加上官府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要么饿死要么逃亡,他的父亲早逝,母亲只能带着他和兄弟去地主家做佣人,受尽欺凌。这种底层生存的屈辱,让他早早明白“弱就是原罪”,也为他后来不择手段的行事风格埋下了伏笔。 跟着黄巢造反时,朱温还只是起义军里的一个小卒,但他比其他人更敢豁命。每次作战,他都带头冲锋,即便身上带伤也不后退,因战功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为将领。不过,他并非只靠蛮力,更懂得观察局势——当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后,内部开始分裂,将领间互相猜忌,朱温看出黄巢势力迟早会败,便果断带着自己的队伍投降唐朝。唐僖宗为了拉拢他,不仅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还赐名“朱全忠”,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赐名“全忠”的人,后来会成为唐朝的掘墓人。 投降唐朝后,朱温的军事才能彻底爆发。当时唐朝面临的不仅有黄巢残余势力,还有各地割据的藩镇,他凭借心狠手辣的战术,先击溃黄巢余部,又陆续吞并周边弱小藩镇,地盘不断扩大。他治军极严,规定士兵只要后退就当场斩杀,甚至连副将也会被牵连,这种高压政策让他的军队战斗力远超其他军阀。更关键的是,他懂得控制地盘后安抚民心,在占领区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虽目的是为了扩充兵力,但确实让他获得了底层百姓的支持,势力逐渐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藩镇。 不过,朱温的狠辣在对待自己人时同样毫不留情。他曾为了巩固权力,借口“整顿军纪”,诛杀了自己麾下几名战功赫赫的将领,理由仅仅是担心他们功高震主。即便是对自己的儿子,他也充满猜忌,后来甚至因立储问题被亲生儿子朱友珪所杀,这种结局也算印证了他“以狠立身,终被狠反噬”的命运。 从白马驿之祸到篡唐建梁,朱温的行为看似是个人野心的爆发,实则反映了晚唐皇权的彻底衰落。当时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打击,早已名存实亡,皇帝沦为藩镇手中的傀儡,朱温不过是第一个敢撕破脸皮、终结乱世的人。他的发家史虽充满血腥与背叛,却也成为研究晚唐乱世权力更迭的典型案例——在秩序崩塌的时代,道德与礼法往往让位于实力,而心狠手辣者,往往能更快地抓住权力。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朱温有多猛?公元905年,他设宴请客,席间突然翻脸,把大唐九个亲王全砍了,转头又
微笑着前行
2025-10-11 16:26:20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