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已经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自2025年

烟雨评社 2025-10-11 15:46:15

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公司已经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自2025年第4季度起,以人民币进行铁矿石贸易结算! 10 月 9 日,多家外媒都在说一件大事: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跟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了协议,从 2025 年第四季度开始,以后卖铁矿石给中国,要用人民币结账了。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拿到铁矿石的定价话语权,对让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吃香,更是一步关键棋。 必和必拓每年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超过 3 亿吨,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 18%,之前这些交易全用美元结算,每年涉及的金额超过 200 亿美元。现在改成人民币,意味着每一笔订单都得用人民币计价、付款,按当天汇率结算。 这对必和必拓来说是个不小的调整,他们得在银行开人民币账户,还得学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应对方法;但对中国来说,这是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里 “破圈” 的重要一步,之前石油、天然气已经有部分用人民币结算,现在铁矿石也跟上了,相当于给人民币国际化又添了块重要的 “拼图”。 要理解这事儿的影响,得先搞清楚全球铁矿石贸易的 “老规矩”。过去几十年,全球铁矿石贸易一直用美元结算,不管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还是巴西的淡水河谷,都默认用美元报价。这背后是美国的经济影响力,也让美国能通过美元汇率、美联储政策影响全球矿业市场。 比如 2023 年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成本一下子涨了 15%,不少钢铁企业都喊 “吃不消”。 现在必和必拓改用人民币结算,相当于打破了这种 “美元垄断”,中国钢铁企业不用再频繁应对美元汇率波动,成本会更稳定 —— 比如之前担心美元升值导致成本增加,现在直接用人民币付款,该花多少钱一目了然,不用再算汇率账。 必和必拓愿意改人民币结算,其实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 “分量”。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 11 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 70%,是必和必拓最大的客户。这两年全球铁矿石价格波动大,必和必拓的营收也跟着起起落落,2024 年因为铁矿石价格下跌,他们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 12%。 而中国市场需求稳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矿产进口企业,每年的铁矿石采购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 30%,必和必拓跟他们签人民币结算协议,相当于锁定了长期稳定的订单,还能拉近和中国客户的关系。 必和必拓的 CEO 在签约仪式上就说 “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适应客户的结算需求”,说白了就是不想失去中国这个 “大客户”。 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这协议能帮他们省不少心。之前用美元结算,企业得预留一部分美元资金,还得支付汇率兑换的手续费,一笔 200 亿美元的订单,光手续费就得花上千万元。现 在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用国内账户付款,手续费省了,还不用再担心 “美元荒”——2022 年美联储加息时,不少中国企业因为换不到足够的美元,差点耽误了铁矿石采购。 而且人民币结算还能推动 “铁矿石人民币定价”,之前铁矿石价格由美元定价,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现在用人民币结算,未来中国可能会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期货,让中国企业在价格制定上更有话语权,不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国际市场对这事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巴西淡水河谷很快就表示 “会考虑与中国客户用人民币结算”,显然不想被必和必拓抢了先机;欧洲的钢铁企业则有些担心,要是更多铁矿石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他们可能也得储备人民币,增加了运营成本。 美国方面的态度比较谨慎,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说 “关注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但尊重市场选择”,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美国对美元地位被挑战的 “无奈回应”—— 毕竟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元的垄断地位正在慢慢被削弱。 不过这协议落地还需要时间准备。从现在到 2025 年第四季度,必和必拓得跟银行对接人民币账户,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得制定人民币结算的内部流程,双方还得协商汇率波动的应对方案 —— 比如约定一个固定汇率区间,要是汇率波动超过这个区间,再重新协商价格。 这些细节都得慢慢磨,但大方向已经定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澳大利亚、巴西的矿业企业跟着改用人民币结算,全球铁矿石贸易的 “美元时代” 可能要慢慢过去了。 对普通人来说,这事儿也有好处。铁矿石成本稳定了,钢铁价格就不容易大起大落,家里买家电、装修用的钢材,价格可能会更稳定,不会因为美元汇率波动突然涨价。 而且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里用得越多,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越高,以后中国人出国旅游、购物,用人民币付款会更方便,不用再换一大堆美元欧元。 全球贸易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货币世界,而非简单的“去美元化”。中国也正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逐步转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这一转变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已不可逆转。 信源:新浪财经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