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机密遭泄,中国稀土还“希罕”吗?副总经理叛国被判重刑,网友怒了:内奸何时休? 某稀土公司的副总经理成某,本来拿着高薪管着核心业务,却在境外公司员工叶某某的利诱下动了歪心思。 从稀土收储招标会的中标情况开始,一步步把收储品类、数量、价格这些核心信息打包送出,前后拿了51万美元好处,最终因泄露7项机密级国家秘密,被判了11年6个月,没收90万财产还罚了10万。 这波“卖密换钱”的操作属实把网友气炸了,但要说这泄密就能让中国稀土不“希罕”了,那可真是想多了。 要知道,中国稀土储量本身就厚实,轻稀土占全球37%,更金贵的中重稀土占比直接超80%,2025年全球70%的稀土开采量都出自中国。别以为其他国家有矿就能叫板,中重稀土这东西全球大多地方都稀缺,就算有也没咱们的品质好,不是一张机密纸能偷走的。 国际能源署早就说了,20种关键矿产里,中国是19种的主要冶炼国,单说稀土,就算矿石来自澳大利亚或缅甸,最后还得送到中国加工,不然就是块没用的“石头”。 而且别人也学不来咱的加工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带队突破“串级萃取”技术,直接把中国从“卖原矿”的窘境里拉出来,现在更是今非昔比。稀土技术专利总数超4万件,是美国的3倍还多,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回收率从过去的35%飙到92%,靠的就是独一份的梯度萃取技术和实时监测设备。 广东风华高科建的全球首条智能化稀土永磁生产线,成品率一提就是30%,订单占了近八成精密磁体市场。更别说现在的回收技术,从锂电池里提取稀土能做到98%的回收率,连G7想搞环保封锁都没辙,他们自己投入几百亿美元,本土产能也就10%,这技术代差,哪是泄密能弥补的? 最关键的是全产业链这张王牌,中国是全球唯一能把稀土从勘探、开采、冶炼做到应用的国家,全球95%的稀土精炼加工产能都在咱们这儿。 2023年上海稀土期货交易所一上线,到2024年交易量就占了全球六成,定价权直接从伦敦转到了东方。从上游的矿场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永磁体、军工雷达材料,咱们全给包圆了,一架F-35战机得用900多磅稀土,这些材料的冶炼技术基本被中国企业垄断,就算知道了收储价格,别人也没法凭空造出完整产业链。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稀土冶炼占比就算降到77%,也是其他国家总和的3.3倍,这差距可不是短期能追上的。 不过话说回来,成某这种内奸确实可恨,而且不止他一个。之前还有个军工集团的网络管理员卫某,偷拍屏幕、偷翻办公室,卖了1000多份军工资料,最后判了无期。2022到2023年光是粮食领域就查了近百名涉案人员,稀土、科技这些敏感领域也没少揪出“蛀虫”。 这些人拿着国家给的待遇,却把核心信息当“商品”卖,着实让人膈应。好在现在监管越来越严,2025年7月新《矿产资源法》生效,把稀土纳入国家安全范畴,最高能判十年,南宁海关连伪装成焊锡膏的走私都能查出来,这“火眼金睛”可不是白装的。 但就算监管再严,也得警惕那些被利益冲昏头的家伙。成某泄露的收储信息可能让国际价格短期波动,可中国稀土的核心优势是资源、技术、产业链拧成的“铁三角”,这玩意儿不是一份机密文件能瓦解的。 网友怒问“内奸何时休”,其实是怕这些“蛀虫”慢慢啃食根基,毕竟稀土这“工业维生素”太重要了,新能源、军工、高科技哪样都离不了。 说到底,中国稀土的“希罕”劲儿,也不是几个内奸能浇灭的。只是清理这些藏在暗处的蛀虫不能停,毕竟守好这份战略资源,才真能让它为国家发展出力,总不能让辛苦攒下的“家底”,被几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坏了名声。
中方发布稀土新规后,阿斯麦也体会到被卡脖子的滋味了。简单的说,就是不卖给中国芯
【53评论】【43点赞】
复方甘草片
应该判死刑,才能震慑住其他人再敢出卖国家利益!!
我是你得不到的美男子
都是判的太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