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莉曾经说过,2008年拍完闯关东后,我在家里待了两年,没敢接戏。这部戏彻底把我伤着了,甚至我觉得以后都做不了演员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不少人知道牛莉,要么是看她在春晚演小品,要么是记得《闯关东》里那个落难格格那文。 可没几个人知道,在吃演员这碗饭之前,她还是个实打实的体育冠军——泳池里拿过全国第一,射击场也拿过冠军,愣是把“跨界”玩出了别人比不了的认真劲儿。 可谁能想到,一部《闯关东》差点让她彻底放弃演戏,在家里躲了两年不敢接活。 牛莉从小就不是个娇气的姑娘,早早就显露出体育天赋。 最开始她迷上了花样游泳,天天泡在泳池里,水凉得刺骨也不喊停,动作练不对就反复抠细节,跟队友一起熬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最后真就拿了全国花样游泳集体冠军。 本以为会一直跟水打交道,结果她又转头学起了射击——她妈妈是射击教练,有这层便利,加上自己肯下苦功,牛莉的射击水平涨得特别快。 那时候她还在读初中,作业写不完就熬夜赶,完了再去训练馆举枪,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就用热水敷,第二天接着练。 就这么一边顾着学习一边拼训练,她硬是在青年射击大赛里拿了冠军,后来全国锦标赛拿第三,连全军射击大赛的冠军也收入囊中。 那时候体坛里已经有人知道“牛莉”这个名字了,身边人都觉得她会一直走体育路,可她心里却揣着个演员梦——她长得清秀,常年运动练出的身材又挺拔,天生就有当演员的底子。 为了这个梦,她没少下功夫,埋头备考解放军艺术学院,考上那天,她知道自己又要开启一段全新的路了。 进了军艺,牛莉把运动员的那股韧劲带了过来。 早上最早到排练室背台词,晚上最晚走抠身段,别人觉得难的戏,她反复琢磨,慢慢就从新人里冒了头,接了不少角色,口碑也越来越好 直到2006年拍《闯关东》,这份顺风顺水被彻底打破。 那年冬天,剧组在黑龙江黑河取景,零下40度的天,冷到哈口气睫毛上都能结霜,站在雪地里一会儿,脚就冻得没知觉 牛莉演的那文,是从前养尊处优的格格,琴棋书画样样会,家道中落后跟着丈夫闯关东,得下地干活、学做家务,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双手磨出老茧”,这个角色的落差太大了。 有场戏是那文第一次学用锄头翻地,为了演得真实,牛莉没找替身,真跟着老乡在冻硬的地里刨了半天 收工回住处一看,手掌上全是水泡,挑破了疼得钻心。 可身体的疼还不算啥,角色心里的挣扎才磨人——那文骨子里的骄傲,遇上现实的苦,那种想撑着又撑不住的劲儿,牛莉演得太投入,慢慢就分不清自己是谁了。 整部戏拍了148天,转了16次场,她几乎天天泡在角色里。 吃饭时会下意识给别人布菜,说话带起了东北腔,跟丈夫打电话都顺口说“咱家咋样”。 杀青那天,剧组在雪地里放鞭炮庆祝,别人都在欢呼,她却突然蹲在地上哭了——不是开心,是觉得“好像把自己丢了”,不知道哪个是牛莉,哪个是那文。 回家后,麻烦才真的来。按理说拍完戏该放松了,可她每天醒来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看喜剧片笑不出来,看到家里的地板就想拿拖把拖,跟朋友做客时递瓜子,突然冒出句“您慢用,这是咱自家炒的”,说完自己都愣了 丈夫刘亚东看出不对劲,拉着她去看医生,诊断是轻微抑郁和焦虑症,医生说这是角色代入太深的心理应激反应。 那段日子,全靠家人陪着她熬过来。 刘亚东推掉不少工作,天天陪她散步聊天,帮她从角色里抽离;婆婆也变着花样做她爱吃的,还跟她说“不演戏也没啥,家里不缺你这口饭” 就这么慢慢养了两年,牛莉才敢重新接戏。 其实牛莉的婚姻一直特别低调,1997年就结了婚,那时候她还没出名,丈夫是普通人 从谈恋爱到结婚,刘亚东从没拦着她拼事业,家里的活儿几乎全揽了,连饭都是他或婆婆做——结婚这么多年,牛莉几乎没下过厨房。 后来她生了三个孩子,婆婆帮着带娃,让她能安心拍戏。 这些年孩子大了,她把更多精力放家里,渐渐淡出荧屏,偶尔接部戏比如2023年的《平凡之路》,戏份不多,却还是被网友剪出经典片段。 不过她心里有个小遗憾,一直盼着有部讲射击运动员生活的戏,想把自己当年的经历融进去,可惜到现在也没等到。 好在她没丢了运动习惯,每天都抽时间锻炼,还因为这个认识了陶虹,俩人成了好姐妹。 当年拍《空镜子》,有场俩人手拉手蒙被子说话的戏,就是她们即兴发挥的——俩人都当过运动员,以前在队里就常这么聊天,特别真实。 牛莉常说,能在春晚演小品陪大家跨年,是特别开心的事。 如今的她,不追大红大紫,更多时候陪着家人,偶尔出来演个戏、上个节目,日子过得平淡又踏实。 其实牛莉的人生挺让人佩服的,不管选哪条路都没糊弄过——当运动员就拿冠军,当演员就拼尽全力,过日子就珍惜家人。 哪有什么“必须对的选择”,像她这样,认真对待每一段时光,把当下的日子过好,就是最难得的活法。
牛莉曾经说过,2008年拍完闯关东后,我在家里待了两年,没敢接戏。这部戏彻底把我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10-11 12:42:33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