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3记重拳,特朗普直接破防:不和中方谈了,要大幅对华加税 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这回真不是说着玩的。短短24小时里,三记重拳接连落下,中方的操作让美方猝不及防。 特朗普气得不行,社交媒体上连发狠话,扬言要加税,还要直接停掉和中方的谈判,气势汹汹。中美关系的风向,眼下正拐进了一个更硬核的新阶段。 第一个动作,其实就像是点穴直接戳到美国的痛处。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直接把十几家美国企业拉进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些企业都跟台湾地区有军事合作,碰到了中国坚决不能让步的核心红线。这个操作并不是见谁打谁,而是专门挑那些踩线的公司。 你要是跟台湾玩军售,那中国就要让你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这些环节都寸步难行。这个清单一出,等于警告美国军工复合体,别想着靠台海局势捞一票。 这套做法,既有法律根据,又有实际杀伤力。对中国来说,这不是简单的“你打我一下我再打你一下”,是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底线防守,是实打实的对等反制,原则问题上绝不含糊。 第二招更有点“釜底抽薪”的味道。还是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又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大家都知道,稀土是工业的“维生素”,尤其是高端制造、军工领域,没有稀土就像汽车没了油。 美国这些年一直想自己搞稀土供应链,但现实很骨感,八九成的精炼产能还在中国。中国这次不是一刀切,也没说要断供,而是加了管制,军用领域卡得死死的,民用还可以通过申请。 这种灵活做法,让美国一下子抓不到脉。你要是搞对台军售、持续对中国施压,那中国就有办法拿产业优势说话。 美国国防工业的软肋一下子暴露出来,想找替代,没那么快。这一手,也是给美方上了一课,得掂量下挑衅成本,别总想着中国只能挨打。 第三招,时间点卡得正好。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操作其实就是对美方4月份同类措施的对标,什么意思? 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回你。美国造船业这些年早就不行了,中国这一手更多是象征意义,意思很明白,任何不公平都不会被默默吞下。中方传递的信号清清楚楚:别觉得只有你能“使绊子”,中国回击起来,招数多得是。 讲真,这三记重拳下去,特朗普的反应有点失控。他在社交媒体上大倒苦水,说中国“异常敌意”,还宣称自己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 平常一副强硬派作风,现在却像受了委屈的小孩。加税的威胁说得很重,还甩出“不谈了”的狠话。但稍微懂点经济的都知道,在通胀压力下,再往中国商品加税,最终苦的还是美国老百姓。 物价上涨,供应链紧张,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副作用。 更别说如果真把会谈一刀切了,那中美间本就脆弱的沟通渠道只会更紧张。外界普遍认为,关闭沟通无异于给误判多加了几分风险,对全球经济绝对是个坏消息。 特朗普这次的“破防”,其实正好说明了中方反击的分量。过去,美方习惯单方面施压,但现在的局面是,中国开始用系统性、对等性的反制回击。 美国的单边手段遇到对手了。说白了,谁也别想只吃对方的亏还不挨打。这场你来我往的博弈,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 有意思的是,外界这回对中国的操作评价也变了。有人说中国的反制工具比美国想象中多得多,这不是一招鲜吃遍天,而是组合拳、系统性出招。 中国一手抓住产业链、关键原材料,一手牢牢守住核心利益,还能灵活调整政策,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打法,让美方一时间很难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过去美国一直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现在中国有了更多主动权。 站在中国的角度说一句,这三记重拳体现了国家在关键问题上的底气和定力。中国从来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怕事。 外部压力再大,国家主权和安全绝不是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国有粮食、有能源、有完整的产业链,内循环的盘子转得起来,承压能力也比外界想象中强得多。美国要是只靠加税威胁,最后搞不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场博弈会怎么走下去,其实看谁更能扛得住压力。中国有耐心,也有时间。 靠嘴皮子打嘴仗解决不了问题,谁能稳住阵脚,谁才能在这场较量里占到便宜。特朗普这回的“破防”,更像是对中国组合拳的直接回应:真正怕“谈不拢”的,可能并不是中方。 参考资料:中国祭出稀土新规,特朗普竟又“威胁”上了 2025-10-10 14:53·观察者网
中方一连串的反制,把特朗普搞得惊慌失措、气急败坏了!中美经济脱钩要来临?因为
【2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