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上,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批评了中方昨天出台的稀土新政策。不仅

红楼背疏影 2025-10-11 11:11:39

10月10日晚上,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批评了中方昨天出台的稀土新政策。不仅强调将会取消月底在韩国APEC期间与中方会谈的计划,而且正在探讨大幅提升中国的关税。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在稀土问题上的激烈反应呢? 中国9月出台的稀土新政绝非简单贸易调整,根据新规,对镝、铽等重稀土出口实施"最终用户认证制度",军用级稀土材料需经国防科工局审批。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立即感受到压力——每架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而该公司库存仅能维持三个月生产。 更致命的是导弹系统依赖。雷神公司报告显示,"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雷达发射机需要钐钴磁体,而中国控制着全球85%的钐产量。五角大楼悄悄启动"稀土应急计划",试图从加州芒廷帕斯矿增产,但该矿的分离提纯技术仍落后中国十年。 特朗普取消会谈的决定,实则是避免在弱势领域交锋。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占韩国进口量的92%,而韩国是美国F-35战机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国。这种产业链嵌套关系,使美国在稀土谈判中缺乏筹码。 更深远的是亚太格局考量,中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东盟建立稀土加工合作,而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关键矿产领域进展缓慢。此时举行元首会谈,反而可能暴露美国在供应链安全上的软肋。 特朗普放言的"大幅提升关税",实为试探中国反制底线。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制品总值仅38亿美元,但稀土材料支撑着价值1.2万亿美元的美国制造业。若中国实施对等反制,波音客机的发动机叶片、特斯拉电车的永磁电机都将面临断供风险。 历史经验值得玩味:2019年特朗普政府对稀土加征25%关税后,反而导致美国军工企业成本上升30%。这种"搬石砸脚"的教训,使美国商会紧急致信白宫,警告新一轮关税可能引发制造业衰退。 中国稀土新政触发连锁反应。欧盟紧急启动"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投资100亿欧元在瑞典开发稀土矿;日本与澳大利亚成立"资源安全保障联盟",但两国稀土储量合计不足全球10%。这种仓促布局,反映全球对"去中国化"供应链的焦虑。 更微妙的是俄罗斯的介入,俄国家原子能公司提出用铀矿交换中国稀土精炼技术,这种能源-矿产联盟可能重塑欧亚大陆的资源格局。美国战略界担忧,中俄形成的"资源轴心"将削弱西方技术优势。 美国正多路并进破解稀土困局。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投资3.7亿美元开发生物浸出技术,试图从煤矿废料中提取稀土;能源部资助的"稀土回收计划"则瞄准电子垃圾提炼。但这些技术商业化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中国则加速向产业链顶端攀升。中国稀土集团整合赣州资源后,正攻关超高纯稀土金属制备技术,这种材料是第六代战机发动机的关键。更前瞻的是太空布局——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将氦-3与稀土同步勘探,为核聚变时代储备战略资源。 西方指责中国稀土政策时,刻意回避环境成本问题。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放射性废料处理成本占售价的18%,而美国芒廷帕斯矿因环保标准松弛曾引发地下水污染。中国新政中提高的出口价格,实则包含环境治理的合理成本。 更具启示的是循环经济突破。中国在江西建设的"城市矿山"基地,从废弃电机中回收的稀土量已达年产量的12%。这种绿色循环模式,正在改写资源消耗型发展路径。 巴西、越南等稀土富集国面临站队压力。美国承诺投资越南稀土加工厂,但要求产品专供美国市场;中国则提出"资源联合开发"模式,允许越方保留51%股权。这种合作理念差异,使全球南方国家更倾向与中国合作。 非洲正在成为新战场。中国有色金属集团与刚果(金)签署稀土勘探协议,而美国通过"繁荣非洲计划"对抗。但中国具备全产业链优势,能从采矿到精炼提供一站式方案,这种系统竞争力难以撼动。 回顾2010年稀土争端,日本最终通过技术改良将稀土用量降低40%。当前危机也可能推动全球进入"低稀土经济"。中国早已布局: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华为的稀土永磁替代技术都已进入产业化。 这场稀土博弈的本质,是全球化产业链的重构竞赛。特朗普的激烈反应恰恰暴露美国战略焦虑——当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技术源头",美国惯用的制裁手段正在失效。未来属于能整合资源、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国家,而非依靠霸权强取豪夺的强权。 信息来源:中国祭出稀土新规,特朗普竟又“威胁”上了 观察者网2025-10-10 14:51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