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沙特今天传来大好消息! 10月10日,中国电建正式宣布:其联合体与沙特阿菲夫可再生能源公司签署了两份总计117.19亿元的光伏项目合同,将在利雅得省阿菲夫镇建设2000MW光伏电站,工期26个月。 乍一听这消息全是亮点,百亿级合同、超大装机容量,咋看都是中沙合作的大喜事。但扒开表面数据,里面藏着的门道和隐忧,其实比单纯的“好消息”更值得琢磨。先得搞清楚这个2000MW到底是啥概念,简单说就是一小时能发200万度电,够小半个利雅得省的日常用电,规模确实够分量,可建设难度也跟着水涨船高。 沙特阿菲夫镇的气候是第一个坎。那儿夏天白天温度能飙到50℃,地表晒得滚烫,光伏板最怕高温,温度每升10℃,发电效率就得降5%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电建不仅要按常规标准铺光伏板,还得给设备加冷却系统,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当地风沙大,沙尘暴说来就来,光伏板表面积灰快,清理不及时发电效率更得打折扣,后期运维的人力和设备投入,都是合同金额里没明说的“隐性成本”。 再说说沙特的“新能源野心”。这些年沙特一直在喊“2030愿景”,想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可实际落地时总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之前沙特搞过一个500亿美金的未来城项目,拉了不少国际企业入局,最后因为土地审批、政策变动,好多合作方都中途撤资。这次阿菲夫光伏项目虽然签了合同,但沙特政府的审批流程向来繁琐,从施工许可到电网接入,每一步都可能卡壳,26个月的工期看着明确,能不能按时完工真不好说。 中国电建这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几年国内光伏市场竞争太激烈,利润率越来越低,出海成了必然选择。沙特作为中东土豪,付款能力强,项目资金有保障,拿下这个单子既能刷业绩,又能打开中东市场。可问题是,沙特对外国企业的技术要求特别苛刻,要求光伏板转换效率必须达到25%以上,还得用本地化零部件,这就逼着中国电建要么转让部分核心技术,要么在当地建供应链,不管选哪条路,都会压缩利润空间。 更值得留意的是中沙合作的“平衡术”。沙特一边拉中国搞光伏,一边还在跟美国、欧洲企业谈新能源合作,说白了就是不想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去年沙特就跟美国特斯拉签了储能项目协议,跟德国西门子合作了风电项目,这次跟中国电建的光伏合作,更像是“多点布局”里的一步棋。中国企业想在沙特站稳脚跟,光靠技术和价格还不够,得应对这种“多方博弈”的局面,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沙特牵制其他合作方的筹码。 这个百亿项目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对中国电建来说,能拿下沙特的大单,证明咱们的光伏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可,可背后的成本控制、政策风险、本地化运营,每一关都得小心翼翼。对沙特而言,想靠新能源转型,光签合同没用,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支持政策,别让合作方寒了心。毕竟真正的“好消息”,不是签了多少亿的合同,而是项目能顺顺利利落地,双方都能拿到真金白银的好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沙特工程 沙特建设项目 电建新能源集团 沙特光伏项目 沙特招标 电建孟加拉项目 沙特电力行业
好消息!好消息! 沙特今天传来大好消息! 10月10日,中国电建正式宣布:其联合
老炮儿
2025-10-11 10:23:06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