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处获悉,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

娱乐来说话 2025-10-10 23:15:08

10月10日,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处获悉,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职务,且已通过股东会和董事会程序。这则消息一出,不少人都在猜:娃哈哈的“接班故事”,怎么突然换剧本了? 要知道,宗馥莉2021年接任董事长时,可是带着“年轻化转型”的旗号来的。她一上任就推新品,低糖AD钙奶、气泡水这些年轻人爱喝的,2023年光这些新品就贡献了18%的营收;还搞数字化改革,把线下经销商系统搬到线上,2024年渠道效率确实提升了25%,看着挺热闹。 可热闹归热闹,娃哈哈2024年整体营收只增长了3%,比饮料行业5%的平均增速还低。更关键的是,营养快线这些传统主力产品还在下滑,就像家里的老房子,新装修再好看,承重墙松了还是不行。宗馥莉想让娃哈哈“变年轻”,但老底子没守住,转型就显得有点“两头不靠”。 其实这背后,藏着她和父亲宗庆后的“理念之争”。从2018年宗馥莉进核心管理层开始,父女俩就分工明确:她抓创新和年轻化,宗庆后管供应链和传统渠道,一开始合作得还行。可到了2023年,矛盾就露出来了——宗馥莉觉得该“断舍离”,缩减传统产品线,把钱都投到新品上;宗庆后却坚持“老本行不能丢”,说营养快线再下滑,也是基本盘,砍了就没人买娃哈哈的账了。 就因为这分歧,2024年好几个产品调整计划都搁置了。比如宗馥莉想停掉一款卖得不好的老款果汁,宗庆后觉得“再撑撑说不定能回暖”,两边扯来扯去,最后啥也没干成。企业决策像被绑住了手脚,这转型能快得起来才怪。 再看外面的竞争,更是“逆水行舟”。2024到2025年,饮料行业都在往“健康化、功能化”上靠,元气森林的零糖气泡水、农夫山泉的益生菌饮品卖得飞起,2025年上半年元气森林营收还涨了40%。可娃哈哈呢?2025年才推出益生菌饮料,市场份额连2%都不到,慢了别人不止一步。 线上营销更是娃哈哈的“短板”。现在年轻人都在抖音、小红书刷饮料推荐,元气森林光在抖音的品牌曝光量,就是娃哈哈的3倍。宗馥莉也想做线上推广,可团队还是老思路,拍的视频像“老广告翻拍”,年轻人根本不买账。一边是行业跑得飞快,一边是自己裹足不前,压力能不大吗? 宗馥莉辞任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谁来接盘”。从娃哈哈现有高管看,有两个人选最有可能:一个是跟着宗庆后多年的张宏明,负责供应链,典型的“元老派”,要是他上,估计会把重心放回传统产品;另一个是宗馥莉培养的李然,管市场的“新锐派”,说不定会接着推年轻化改革。 不管谁上,娃哈哈大概率会设个“战略委员会”,让宗庆后当主任,平衡两边的意见。毕竟现在企业内部新旧派分歧大,没人镇场子可不行。还有消息说,可能会把创新业务拆成独立子公司,这样既不影响传统业务,也能让新品放开了闯,算是个折中的办法。 而宗馥莉自己,也不是“退隐”。2024年她就通过自己控股的宏胜集团,投了3家食品科技公司,涉及植物基、智能包装这些新领域,总投资超5亿元。2025年食品科技领域特别火,上半年融资额涨了60%,她辞掉娃哈哈的职务,说不定是想专心搞自己的资本版图,毕竟在外面当“投资人”,比在娃哈哈受限于“父女分歧”自由多了。 不过她这一走,对娃哈哈的影响也不小。之前她是品牌“年轻化代言人”,很多年轻人因为她才重新关注娃哈哈,现在她辞任,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度可能会下降。而且有经销商透露,已经在观望后续战略,短期内可能会减少订单,这对娃哈哈的现金流可不是好消息。 说到底,娃哈哈的问题,也是很多传统家族企业的“通病”。“父创子承”的模式,很容易因为代际理念不同闹矛盾;想转型又怕丢了传统,想守旧又跟不上行业变化,卡在中间最难受。宗馥莉的辞任,与其说是“失败退场”,不如说是给娃哈哈提了个醒:传承不是“接位子”,而是要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节奏。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娃哈哈该选“元老派”还是“新锐派”来掌舵?如果继续走年轻化路线,它该怎么吸引年轻人?要是把重心放回传统产品,还能找回当年的“国民饮料”风光吗? (部分可能有不实信息,请联系我第一时间删除)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娱乐来说话

娱乐来说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