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北京时间10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控制着20种最重要的稀土矿物的85%至100%的提炼,这些矿物对于我国的国防、汽车和高科技都至关重要。他们牢牢控制着那个市场。我们必须打破它。特朗普总统知道这一点,我们必须恢复我国的采矿业。” 美国内政部长伯格姆一句“必须打破中国对稀土的控制”,道出了华盛顿战略圈难以掩饰的焦虑。稀土这场牌局,美国并非刚刚入座,而是打了多年的翻身仗却始终未能逆转局势。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从F-35战机到电动汽车电机,从智能手机到风力涡轮机,这些关乎未来竞争力的产业都离不开它。中国掌控着85%-100%的精炼稀土产能,这一数字背后是三十多年的产业布局和技术积累。美国不是没有稀土资源,芒廷帕斯矿曾是全球领先的稀土产地,但产业链的中断让美国在这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问题在于,重建稀土产业链绝非易事。采矿只是第一步,破碎、分离、提纯、合金化——这一整套流程需要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撑。更棘手的是,稀土提炼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让环保审批成为横在美国企业面前的高墙。过去十年,美国多次尝试重启稀土产业链,但高昂的成本和环保压力让项目屡屡受挫。 伯格姆提到“恢复我国采矿业”,但这句话恰恰暴露了美国战略思维的局限性。稀土竞争的关键不在采矿,而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中国稀土优势的真正核心,不是原材料,而是从分离技术到稀土永磁、催化材料等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特朗普政府深知稀土的战略价值,但解决方案若仅限于“恢复采矿”,恐怕难以扭转局面。更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化产业链深度交织的今天,任何国家想要完全“自给自足”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美国的稀土困局实际上反映了全球资源竞争的新态势——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资源的原始占有,而是对资源加工技术和产业链的控制。中国通过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形成的优势,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复制。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美国是应该投入数千亿美元重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还是寻求与现有供应链的共存之道?这场稀土博弈的胜负手,究竟在于技术突破,还是在于国际合作的新模式?答案或许将重塑未来十年的全球产业格局。合作的新模式?答案或许将重塑未来十年的全球产业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权威信源深度分析,坚持客观立场,旨在促进理性讨论。原创首发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信源均来自网络,若存在争议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北京时间10月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控制着2
薇薇呀
2025-10-10 22:08: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