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1天6条公告,外媒感叹:美方惨了,中国撒下一张大网 中美新一轮谈判将至,中国商务部一天6则公告,从上午9点下午5点,两批共计六则公告,中间还顺手制裁了14家美国企业。从稀土、到稀土生产技术和设备、还有锂电池全面加强管控。 这波操作刚出来,国际市场直接炸了锅。华尔街分析师连夜改报告,把美国几家依赖中国稀土的车企评级下调,连带着美股相关板块开盘就跳水。有人翻出数据,美国高端芯片制造用的稀土,90%都从中国进口,现在管控一加强,等于掐住了他们的“命门”。那些被制裁的美国企业更慌,有两家做稀土加工设备的公司,去年营收里中国订单占了近六成,如今合作一断,工厂可能得停摆一半。 不少人觉得这是中国给谈判桌上加筹码,可往深了想,这张“大网”撒得早有铺垫。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导弹雷达的核心材料,没了它,美国那些高科技产业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前美国总想用芯片制裁卡我们脖子,现在咱们从资源端发力,等于找到了对等的牵制点。有外媒调侃,这是“东方不亮西方亮”,你卡我的技术,我就握你的资源。 但光看表面的“制裁爽感”,容易忽略背后的深层逻辑。这次管控不是一刀切禁运,而是加严了出口审批,尤其对技术和设备卡得最紧。这意思很明确:卖原材料可以,但想偷学技术、自己搞生产,门都没有。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花了十几亿在本土建加工厂,还跑去澳大利亚、非洲找矿,可折腾了好几年,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 锂电池管控更戳美国的痛处。美国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电池原材料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要是供应收紧,新车交付周期可能从现在的3个月拖到半年以上。更关键的是,中国在锂电池回收技术上也占优势,美国想建回收工厂,还得买我们的设备。这一下,从原材料到技术再到回收,整个产业链都被牵制住了。 不过也得清醒看到,这张“大网”不是没有漏洞。美国正联合盟友搞“资源联盟”,上个月刚和加拿大、墨西哥签了稀土合作协议,还逼着日韩企业把生产线迁到本土。虽然短期内难成气候,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市场份额。还有些外媒质疑,过度管控会不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让其他国家不敢和我们做资源生意。这些担忧不是没道理,毕竟全球化时代,单打独斗不如互利共赢。 其实中国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搞垮”谁,而是要拿回产业链的话语权。过去几十年,我们卖廉价稀土、赚辛苦钱,却让别人用这些资源造高端产品反过来卡我们。现在通过管控倒逼产业升级,既能保护国内稀缺资源,又能逼着自己在高端制造上发力。就像稀土,我们不光要卖原材料,更要做芯片、做电机,把利润留在国内。 这波操作也给中美谈判定了调:中国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之前美国总拿着关税、制裁当筹码,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王牌”,谈判桌上腰杆更硬了。但谈判的核心还是求同存异,资源管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是美国能放下霸权思维,公平对待中国企业,双方完全可以在资源、技术上好好合作。可要是还想着漫天要价,这张“大网”说不定还会收得更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美关系 中美贸易新政 中美开战 中美贸易脱钩 中美经济谈判 中美关税协议 中国贸易反制
中方1天6条公告,外媒感叹:美方惨了,中国撒下一张大网 中美新一轮谈判将至,
老炮儿
2025-10-10 21:23:01
0
阅读:0